图中描述了基于TiO2负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应用。常见晶型TiO2的储锂机制存在显著差异(锐钛矿TiO2两相固溶机制、TiO2(B)本征赝电容机制和金红石TiO2电位控制相变机制),通过纳米结构维度设计、本征/非本征电子结构调控(元素掺杂、Ti3+自掺杂和高导电材料修饰)和异相结优化改性等提高TiO2电子传导和Li+扩散能力,展望其在低温、柔性等特殊场景及钠(钾)等二次电池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2021年 33 卷 8期
2021-08-20
陈阳, 崔晓莉. 锂离子电池二氧化钛负极材料[J]. 化学进展, 2021, 33(8): 1249-1269.
Yang Chen, Xiaoli Cui. Titanium Dioxide An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J]. Progress in Chemistry, 2021, 33(8): 1249-1269.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能量密度高、安全稳定和使用寿命长的储能器件,已广泛应用于移动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等领域。二氧化钛(TiO2)具有无毒害、价格低廉、储量大和化学结构稳定等优点,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负极材料。然而,TiO2的实际应用受限于自身较低电子电导率和锂离子(Li+)扩散系数。本文总结了TiO2三种常见晶型的储锂机制(锐钛矿TiO2两相固溶储锂机制、TiO2(B)本征赝电容储锂机制和金红石TiO2电位控制相变过程);针对其电子传导和Li+扩散能力的不足,详细综述了纳米结构维度设计、本征/非本征电子结构调控(元素掺杂、Ti3+自掺杂和高导电材料修饰)和异相结优化改性三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TiO2材料在锂离子电池及其他二次电池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任艳梅, 王家骏, 王平. 二硫化钼析氢电催化剂[J]. 化学进展, 2021, 33(8): 1270-1279.
Yanmei Ren, Jiajun Wang, Ping Wang. Molybdenum Disulfide as an Electrocatalyst for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J]. Progress in Chemistry, 2021, 33(8): 1270-1279.
电解水与一次可再生能源耦合,可同时提供洁净制氢方式与先进的能源转化技术,有望在未来清洁能源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而实现这一美好愿景的关键在于研发高活性、低成本的析氢/析氧电催化材料。二硫化钼(MoS2)是颇具代表性的非贵金属析氢电催化材料,纵观其研究历程,先导性理论预测与材料设计、先进制备与表征技术的应用均在改性研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当代电催化剂的研究模式与发展趋势。本文按照重要发现与进展的时间顺序,梳理了MoS2析氢电催化剂的发展历程,重点论述了增多边缘活性位、提高导电性、构筑基面活性位等改性策略的实施方法、效果与机理,最后从全领域总结了MoS2析氢电催化剂的研究启示并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
陈立忠, 龚巧彬, 陈哲. 超薄二维MOF纳米材料的制备和应用[J]. 化学进展, 2021, 33(8): 1280-1292.
Lizhong Chen, Qiaobin Gong, Zhe Chen.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Ultra-Thin Two Dimensional MOF Nanomaterials[J]. Progress in Chemistry, 2021, 33(8): 1280-1292.
超薄二维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纳米材料是MOF材料中的一类,不同于传统体相MOF材料,超薄片状结构赋予了它高比表面积、丰富的配位不饱和的金属位点等独特性质,能够有效改善MOF在催化、分离和传感等领域中的性能。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超薄二维MOF纳米材料的构建及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其中包括自上而下法、自下而上法以及独立于二者的二维氧化物模板牺牲法等。同时,本文详细讨论了超薄二维MOF纳米材料在气体吸附与气体分离、催化、能量储存和传感平台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并对未来超薄二维MOF纳米材料的研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做了进一步的分析。
李金召, 李政, 庄旭品, 巩继贤, 李秋瑾, 张健飞. 纤维素纳米晶体的制备及其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J]. 化学进展, 2021, 33(8): 1293-1310.
Jinzhao Li, Zheng Li, Xupin Zhuang, Jixian Gong, Qiujin Li, Jianfei Zhang. Preparation of Cellulose Nanocrystallin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CompositeMaterials[J]. Progress in Chemistry, 2021, 33(8): 1293-1310.
纤维素纳米晶体是纤维素原料经加工而得到的纳米级棒状或球状晶体。由于其具有高强度、大比表面积、生物相容性、可再生性和可降解性等优良性能,可应用于复合材料、生物医药和环境等多个领域。本文详细综述了近年来制备纤维素纳米晶体的常用方法,包括酸水解法、氧化法、酶水解法、机械法、溶剂法以及组合法。同时,讨论了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在应用研究方面,本文总结了其在增强复合材料、膜过滤复合材料、导电复合材料和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等热门领域的研究情况。最后,对纤维素纳米晶体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刘佳, 史俊, 付坤, 丁超, 龚思成, 邓慧萍. 多相催化过硫酸盐工艺处理水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非自由基过程[J]. 化学进展, 2021, 33(8): 1311-1322.
Jia Liu, Jun Shi, Kun Fu, Chao Ding, Sicheng Gong, Huiping Deng. Heterogeneous Catalytic Persulfate Oxidation of Organic Pollutants in the Aquatic Environment: Nonradical Mechanism[J]. Progress in Chemistry, 2021, 33(8): 1311-1322.
20世纪80年代至今,水处理技术中的高级氧化过程(AOP)已被广泛研究及应用。然而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仍因种类繁多和降解难易不同困扰着研究者们,因此对于AOP的机理过程需要更深入的分析认识,以利于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及应用。AOP中的过硫酸盐氧化工艺近年来得到大量关注,其自由基机理的关键活性物种是·OH 和·SO4-。非自由基机理分为1O2氧化和PS直接氧化(也称电子转移),某些体系中高价态金属也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氧化过程。但非自由基过程的发生机理及优势特点仍存在争议。本文综述了基于多相催化过硫酸盐高级氧化过程处理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最新研究,阐述反应机理及其分析手段,并指出当前研究可能存在的问题。对于过硫酸盐高级氧化工艺中非自由基过程的未来研究方向及应用前景提出展望。
陈肖萍, 陈巧珊, 毕进红. 光催化降解土壤中多环芳烃[J]. 化学进展, 2021, 33(8): 1323-1330.
Xiaoping Chen, Qiaoshan Chen, Jinhong Bi.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 in Soil[J]. Progress in Chemistry, 2021, 33(8): 1323-1330.
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广泛分布于土壤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其化学结构稳定,具有高疏水性、难降解性和三致毒性,多产生于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垃圾焚烧等人为活动中。近年来,日益严峻的PAHs污染给土壤生态、食品安全和民众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因此,对土壤PAHs污染的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且亟待解决。在众多PAHs处理技术中,光催化技术凭借能耗低、操作简便、环境友好等优势,受到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概述了PAHs的光催化降解机理与途径,综述了光催化修复土壤PAHs领域的研究进展,讨论了不同环境因素对催化剂降解效果的影响,并总结了当前光催化技术应用于土壤PAHs污染修复所面临的挑战。
赵依凡, 毛琦云, 翟晓雅, 张国英. 钼酸铋光催化剂的结构缺陷调控[J]. 化学进展, 2021, 33(8): 1331-1343.
Yifan Zhao, Qiyun Mao, Xiaoya Zhai, Guoying Zhang. Structural Defects Regulation of Bismuth Molybdate Photocatalyst[J]. Progress in Chemistry, 2021, 33(8): 1331-1343.
钼酸铋(Bi2MoO6)作为一种新型层状光催化材料,具有成本低廉、清洁高效、带隙较窄和可见光响应等优点,在降解水体污染物、净化空气、抑菌、光解水、二氧化碳还原及固氮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Bi(Ⅲ)基半导体光催化剂。然而该材料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太阳光吸收效率较低、光生载流子复合速率较快等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针对上述科学问题,对Bi2MoO6光催化剂进行结构缺陷调控已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本文系统阐述了近年来Bi2MoO6晶体结构缺陷工程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各类元素掺杂、氧空位引入以及二者的伴生协同作用等,分别从制备方法和催化性能改善等角度对Bi2MoO6的缺陷研究和发展动态进行了归纳,并对其在相关应用领域的构-效关系及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和总结。最后,分析了缺陷型Bi2MoO6光催化剂目前所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陆嘉晟, 陈嘉苗, 何天贤, 赵经纬, 刘军, 霍延平. 锂电池用无机固态电解质[J]. 化学进展, 2021, 33(8): 1344-1361.
Jiasheng Lu, Jiamiao Chen, Tianxian He, Jingwei Zhao, Jun Liu, Yanping Huo. Inorganic Solid Electrolytes for the Lithium-Ion Batteries[J]. Progress in Chemistry, 2021, 33(8): 1344-1361.
液态锂离子电池存在易燃易爆、易短路等致命的安全问题,同时也存在续航里程焦虑等技术问题,开发安全性能好、能量密度高的锂离子电池是行业发展的迫切需求。与传统液态锂离子电池相比,全固态电池具有使用安全、理论比容量高等优点,所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被誉为下一代电池主流技术。其中,无机固态电解质在全固态电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国内外的科研人员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介绍了不同类型无机固态电解质的最新进展,其中包括氧化物固态电解质、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和卤化物固态电解质;并对无机固态电解质的界面问题、晶体结构、制备方法以及掺杂改性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阐述。最后,对近几年来无机固态电解质还有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同时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作出了展望。
洪俊贤, 朱旬, 葛磊, 徐鸣川, 吕文珍, 陈润锋. CsPbX3(X = Cl, Br, I) 纳米晶的制备及其应用[J]. 化学进展, 2021, 33(8): 1362-1377.
Junxian Hong, Xun Zhu, Lei Ge, Mingchuan Xu, Wenzhen Lv, Runfeng Chen. The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s of CsPbX3(X = Cl, Br, I) Nanocrystals[J]. Progress in Chemistry, 2021, 33(8): 1362-1377.
全无机钙钛矿CsPbX3(X = Cl, Br, I) 纳米晶作为一类新型的低成本直接带隙半导体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质,如吸收系数高、尺寸和发射波长易调节、半峰宽窄、荧光量子产率高等特性,在照明、能源、信息显示和探测等领域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成为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从CsPbX3纳米晶的结构组成入手,重点综述了其常见的制备方法如高温热注入法、室温再沉淀法、溶剂热法、液滴微流控法、阴离子交换法等,对常见的形貌尺寸控制策略如反应温度和表面配体进行归纳,以及改善CsPbX3纳米晶稳定性的策略,总结了此类材料在白色发光二极管、电致发光二极管、激光器、光电探测器、太阳能电池等光电领域的应用情况,最后对CsPbX3纳米晶领域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和评述。
陈龙, 黄少博, 邱景义, 张浩, 曹高萍. 聚合物固态锂电池电解质/负极界面[J]. 化学进展, 2021, 33(8): 1378-1389.
Long Chen, Shaobo Huang, Jingyi Qiu, Hao Zhang, Gaoping Cao. Polymer Electrolyte/Anode Interface in Solid-State Lithium Battery[J]. Progress in Chemistry, 2021, 33(8): 1378-1389.
动力电池领域对锂二次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研究高能量密度固态锂电池对发展新能源产业具有重要意义。相比传统的有机电解液锂离子电池,采用聚合物固体电解质的聚合物固态锂电池不但具有明显提升的安全性,而且能够匹配高容量电极材料,实现能量密度的有效提升。聚合物固态锂电池是最有前景的锂二次电池之一,然而聚合物固体电解质与锂负极间仍存在严重的界面副反应、锂负极表面易生长枝晶等问题。近年来,通过电解质成分调控、电解质力学性能提升、电解质/锂负极界面调控和匹配三维锂负极等手段,聚合物基固态锂电池性能明显提升。基于此,本文介绍了常见的聚合物固体电解质及其与锂负极间的界面挑战,从添加无机填料、使用高强度基底膜、分级层状结构设计、构筑界面缓冲层、交联网络设计以及固态锂负极保护等几个方面综述了提升聚合物基电解质/锂负极界面稳定性的最新研究成果,最后对解决聚合物固体电解质/锂负极界面兼容性的研发方向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高金伙, 阮佳锋, 庞越鹏, 孙皓, 杨俊和, 郑时有. 高电压锂离子正极材料LiNi0.5Mn1.5O4高温特性[J]. 化学进展, 2021, 33(8): 1390-1403.
Jinhuo Gao, Jiafeng Ruan, Yuepeng Pang, Hao Sun, Junhe Yang, Shiyou Zheng. High Temperature Properties of LiNi0.5Mn1.5O4 as Cathode Materials for High Voltage Lithium-Ion Batteries[J]. Progress in Chemistry, 2021, 33(8): 1390-1403.
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和大容量储能的快速发展,亟需开发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的锂离子电池。镍锰酸锂(LiNi0.5Mn1.5O4)由于具有高电压平台(4.7V)、较高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资源丰富、成本低等优点,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然而,在高温条件下,LiNi0.5Mn1.5O4会与电解液发生严重的界面副反应,导致循环性能变差,这严重制约了其商业化进程。因此,改善LiNi0.5Mn1.5O4的高温特性成为锂离子电池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对近期LiNi0.5Mn1.5O4材料相关研究的主要成果进行综述,以LiNi0.5Mn1.5O4的基本特性和现存挑战入手,着重关注离子掺杂、表面包覆和表面掺杂等策略提升材料的高温性能,并为后续研究提出建议和展望。
蔡克迪, 严爽, 徐天野, 郎笑石, 王振华. 锂离子电容电池关键电极材料[J]. 化学进展, 2021, 33(8): 1404-1413.
Kedi Cai, Shuang Yan, Tianye Xu, Xiaoshi Lang, Zhenhua Wang. Investigation of Electr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 Ion Capacitor Battery[J]. Progress in Chemistry, 2021, 33(8): 1404-1413.
锂离子电容电池兼具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的优势,凭借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长循环寿命和快速充放电等优势成为具有前景的新型储能系统。然而,电池型电极和电容型电极之间的动力学不平衡、能量密度不太理想和循环稳定性较差等关键问题仍然存在,若要有效解决该问题需要在该领域开发出新型正负极电极材料。因此,本文详细介绍了锂离子电容电池正负极材料(例如金属氧化物、碳材料、硫化物等)的研究进展以及技术路线,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对电极材料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及对其他化学电源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手段。
雷雨洋, 李方方, 欧阳洁, 李敏杰, 郭良宏. 浙江地区抗生素残留的环境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J]. 化学进展, 2021, 33(8): 1414-1425.
Yuyang Lei, Fangfang Li, Jie Ouyang, Minjie Li, Lianghong Guo. Environment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Source Analysis of Antibiotics in Zhejiang Area[J]. Progress in Chemistry, 2021, 33(8): 1414-1425.
近年来在天然水体、土壤、动植物及其排泄物中都检测到了抗生素的存在,抗生素在环境中的残留已经引起广泛关注。本文调研和梳理了2011~2019年间针对浙江地区各种环境介质中抗生素残留状况的相关研究工作,对浙江地区废水、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和养殖畜禽粪便等环境介质中抗生素残留的主要种类、污染水平和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并对抗生素残留的可能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浙江地区环境中抗生素残留的主要种类为四环素类、磺胺类、氟喹诺酮和氯霉素类。杭州、金华、嘉兴等地的畜禽养殖废水中检测出较高浓度抗生素,最高至994 μg·L-1;畜禽粪便中达到了66.62 mg·kg-1,为浙江地区环境中抗生素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制药废水中的抗生素浓度更是达到了5.7 mg·L-1,这些废水虽然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但在部分处理过的废水中仍能检出抗生素,浓度最高达88 μg·L-1,并被直接排入天然水体。水产养殖区域中残留的抗生素也会不经处理直接进入地表水中,导致地表水污染,浙江地表水中抗生素浓度最高为508.7 ng·L-1,但是大部分流域小于100 ng·L-1。迄今为止,尚未在千岛湖、丽水石塘水库、衢州江山碗窑水库和东西苕溪等饮用水水源地中检测到抗生素,但舟山地区饮用水源中抗生素浓度达到了55 ng·L-1。虽然地表水中抗生素残留水平相对较低,由于这些水体用于水产养殖、畜禽饮水及农田灌溉,使得环境中的抗生素流入畜禽及农作物中,最终可能导致食品污染。因此,未来工作中需要对浙江各地区进行抗生素环境残留的全面、持续调查,结合浙江地区地域特征及经济发展特色,加强环境中抗生素迁移转化规律的研究,并及时开展抗生素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效应的研究。
韩文亮, 董林洋. 基于硫酸根自由基的先进氧化活化方法及其在有机污染物降解上的应用[J]. 化学进展, 2021, 33(8): 1426-1439.
Wenliang Han, Linyang Dong. Activation Methods of 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es Based on Sulfate Radical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The Degradation of Organic Pollutants[J]. Progress in Chemistry, 2021, 33(8): 1426-1439.
基于硫酸根自由基(SO4.-)的先进(高级)氧化法(AOPs)因其对新型有机污染物的高降解能力和高适应性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相比羟基自由基(·OH),SO4.-的选择性更好、还原电位更高、半衰期更长、pH范围更宽且成本更低,因而能更有效的降解污染物。SO4.-可由过一硫酸盐(PMS)或过二硫酸盐(PDS)等过硫酸盐(PS)通过热、机械化学、过渡金属、碳质材料、碱、紫外(UV)或电化学等方法活化产生。本文分析了不同活化方法的优缺点及其应用于有机污染物降解上的研究进展,总结了SO4.-降解含不同官能团污染物的三种机理(加成作用、夺氢作用和直接电子转移),并综述了SO4.-降解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伪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药物和个人护理品(PPCPs)及有机染料三大类有机污染物的降解途径、降解产物及其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该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
傅力, 张怀伟, 叶玮婷, 叶辰, 林正得. 固态电分析化学及其植物研究[J]. 化学进展, 2021, 33(8): 1440-1449.
Li Fu, Huaiwei Zhang, Weiting Ye, Chen Ye, Cheng-Te Lin. Solid-State 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Plant Analysis[J]. Progress in Chemistry, 2021, 33(8): 1440-1449.
固态电分析化学(SSEAC)是一种利用电化学方法对固体物质的信息进行分析的手段,特别适用于分析固态物质的元素成分、相位成分和氧化还原状态。SSEAC技术发展至今已被成功应用于获取天然颜料、植物、矿物和文物的电化学信息,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基于SSEAC的植物分析研究是近年来电分析化学和植物化学之间兴起的一种交叉分析技术,它在学术上可以对物种的种间关系、变异、分化与适应提出新的认识,同时在药材鉴定、食品安全和经济作物品质控制中拥有着非常直观的现实应用价值。本文详细综述了近年来SSEAC技术在植物鉴定识别、植物系统发生学和植物生理监测的工作。在此基础上,本文还总结了SSEAC技术在植物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其在未来发展中的前景。
谢勇, 韩明杰, 徐钰豪, 熊晨雨, 王日, 夏善红. 荧光内滤效应在环境检测领域的应用[J]. 化学进展, 2021, 33(8): 1450-1460.
Yong Xie, Mingjie Han, Yuhao Xu, Chenyu Xiong, Ri Wang, Shanhong Xia. Inner Filter Effect for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J]. Progress in Chemistry, 2021, 33(8): 1450-1460.
荧光内滤效应(inner filter effect,IFE)是指吸收体对荧光体激发光或发射光(或对两者同时)的吸收,造成荧光体的荧光强度降低的现象。IFE相较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等技术省却了许多繁琐的标记过程,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和操作简单灵活等优点,在环境检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吸收体和荧光体是组成IFE传感体系的两个主要单元,两者的光学特性和谱带重叠程度直接影响着IFE的猝灭效率,但可选择的材料相对有限。发掘新型纳米材料,探索合适的吸收体-荧光体组合有助于提高IFE的猝灭效率,增强检测效果。本文综述了近年来IFE在环境检测中的研究进展,包括重金属离子、阴离子和小分子环境污染物等物质的检测,并分析了纳米材料在IFE传感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最后探讨了基于IFE的荧光分析方法所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