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English
新闻公告
More
化学进展 2011, No.9 上一期 后一期 返回主页

特约稿
从原子到大分子体系的计算机模拟--计算化学50年
Enrico Clementi, Giorgina Corongiu(著); 帅志刚;马中云;张天;尚远(译)
2011, 23 (9): 1795-1830 |
出版日期: 2011-09-24
摘要
本文综述并修订了从20世纪50年代末至今,我们在计算化学领域所做的一些有意义的工作。序言部分把我们的工作置于当代科学的背景之下。然后我们以一种经典的基准测试体系--一种新的单粒子表象(即替代传统的原子和分子自旋轨道的化学自旋轨道)所构建的氢分子(H2)波函数--作为开始。用Hartree-Fock-Heitler-London (HF-HL)对从双原子分子到小的多原子分子进行计算所得的结果,与用传统的Hartree-Fock (HF)和Heitler-London (HL)计算的结果进行了对比;我们推断出,使用HF-HL水平的解决方案是计算量子化学的一个通用而且合理的选择。此外,我们也指出用化学自旋轨道构建的波函数,与HF-HL模型所得的波函数是等同的。除了这些计算之外,我们还对相关能、威格纳(Wigner)和库仑空穴(Coulomb Hole)泛函进行了评判性分析。上述研究工作是Hartree-Fock早期工作的继承与发展,这一时期以对原子和分子体系的先驱性计算为特征,包括基组优化、在HF和后HF(post Hartree-Fock)方法水平上的原子能量表格化以及用超级分子方法获得势能面。但是,要处理大分子体系并清楚地考察温度和时间,我们必须改用统计方法;我们回顾了用蒙特卡罗(Monte Carlo)、分子动力学和朗之万(Langevin)动力学,首先针对平衡的体系,而后在非平衡的开放体系中的模拟。对把这些模型联合起来建立的全局模拟法,也进行了详细的讨论。以上所有的工作既需要计算机硬件,也需要应用于计算化学各分支的程序。本文重温了过去半个世纪中人们编写、存档、免费发布的量子化学原子和分子程序以及统计力学程序。也回顾了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们在设计和组装并行性超级计算机架构方面所做的先驱性工作,这些工作实现了计算化学上的第一个大规模并行计算。目录 1 引言:我们在哪儿 2 从量子力学到早期量子化学 3 氦原子和氢分子 4 化学轨道波函数ΨCO 5 从HF和HL到HF-HL方法的分子计算比较 6 HF-HL和化学自旋轨道模型的波函数 7 密度泛函近似(DFA):获得相关能的一个实用方法 8 Wigner方案的演化 9 原子与分子中的库仑空穴近似 10 相关能的分解 11 从原子扩展到分子 (1950-1965) 12 原子和分子的基组 13 相互作用分子的势能面 14 从小分子的量子力学到大体系:包含时间、温度和溶剂的能量预测 15 从分子动力学到微动力学 16 并行计算机架构 17 全局模拟 18 结论
综述与评论
超亲水表面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斯芳芳, 张靓, 赵宁, 陈莉, 徐坚
2011, 23 (9): 1831-1840 |
出版日期: 2011-09-24
摘要

特殊浸润性表面由于其独特的浸润行为在液体输送、涂料、防水、建筑和医用材料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作为一种典型的特殊浸润性表面,超亲水表面(与水的接触角接近于0°)具有防雾和自清洁的功能,在工业生产和实际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总结了近年来超亲水表面的制备方法,以及与超亲水性密切相关的其他特殊浸润性表面的研究进展,包括超亲/超疏水可逆转变、超亲/超疏水图案化以及超亲-超疏梯度渐变浸润性等,最后对超亲水表面的潜在应用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人工光合作用
李晓慧, 范同祥
2011, 23 (9): 1841-1853 |
出版日期: 2011-09-24
摘要

人工光合作用是模拟自然界的光合作用过程,设计制备人工光催化体系,以达到高效吸收、转化和储存太阳能的目的。本文从自然界的光合作用过程出发,综述了国内外人工光合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从基本原理、常用体系和能量转换效率等方面入手,系统介绍了两种人工光合作用体系:模拟自然光合作用系统的超分子和无机半导体光催化体系。在此基础上,分析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能量转换效率的可能对策,最后评述了人工光合作用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双光子技术在光生酸剂中的应用研究
夏荣捷, 金明, 万德成, 潘海燕, 浦鸿汀
2011, 23 (9): 1854-1861 |
出版日期: 2011-09-24
摘要

自2000年以来,双光子技术开始应用于光生酸剂体系中,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双光子技术在光生酸剂中的应用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单分子体系,即光生酸剂分子本身具有较高的双光子吸收截面,可以在双光子激发下产生光酸;二是双分子体系,由具有较高吸收截面的敏化剂分子和光生酸剂分子组成,通过分子间电子转移的方式产生光酸。本文就这一类具有特殊光学性质的有机分子体系的构成及其应用进行了综述,介绍了不同类型的可以利用双光子技术的光生酸剂体系,总结了双光子技术在光生酸剂发展中面临的一些关键问题,展望了双光子技术在光生酸剂中的发展方向。

离子液体的分子模拟与量化计算
郑燕升, 卓志昊, 莫倩, 李军生
2011, 23 (9): 1862-1870 |
出版日期: 2011-09-24
摘要

分子模拟方法是研究离子液体结构与性质关系非常有效的方法,可以从分子间相互作用出发研究离子液体的微观结构、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质;量子化学计算则在分子、电子水平上对离子液体的结构、性能及催化机理进行理论研究。本文综述了分子模拟方法应用于离子液体体系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和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对不同离子液体进行研究,获得离子液体的结构性质、光谱性质(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及离子液体催化反应机理等,为探讨离子液体结构-性质的关系、离子对的作用方式、催化反应活性中心、反应途径、反应活化能、振动模式和频率以及设计功能性离子液体提供理论导向。

基于离子型铱配合物的发光电化学池
周丽霞, 刘淑娟, 赵强, 凌启淡, 黄维
2011, 23 (9): 1871-1882 |
出版日期: 2011-09-24
摘要

基于离子型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发光电化学池在信息显示和固体照明方面极具应用前景,因此其相关材料的设计、开发和器件性能的提高等工作在近几年引起了人们广泛的研究兴趣。在各类离子型过渡金属配合物中,离子型铱配合物由于发光效率高,发光颜色容易调节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离子型铱配合物在发光电化学池中的应用进展,重点评述了不同发光颜色的发光电化学池的制备和器件的高性能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基于离子型铱配合物的发光电化学池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前景。

石墨烯衍生物的合成及应用
万武波, 赵宗彬, 范彦如, 胡涵, 周泉, 邱介山
2011, 23 (9): 1883-1891 |
出版日期: 2011-09-24
摘要

石墨烯是继富勒烯、碳纳米管之后碳纳米材料研究领域涌现出来的又一颗崭亮新星。表面功能化处理是石墨烯强化其优异的本征性能和赋予其他新颖功能的主要技术途径。近年来,研究者相继开发了一系列石墨烯改性与功能化的技术方法,制备得到了多种结构特异、组成丰富和性能独特的石墨烯衍生物。本文基于该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从石墨烯化学的角度出发,综述了石墨烯主要衍生物的制备方法以及应用途径,其中主要包括石墨烯的加氢与氟化、有机功能化、聚合物对石墨烯的共价与非共价修饰、石墨烯衍生物在生物医药研究领域的应用等,并对目前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锂同位素分离
顾志国, 李在均, 杨杰
2011, 23 (9): 1892-1905 |
出版日期: 2011-09-24
摘要

锂的同位素在核能源中具有重要应用,锂同位素分离近年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开展了大量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工作,并在许多领域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尤其是非汞萃取体系。本文对目前主要的锂同位素分离方法如锂汞齐法、萃取法、离子交换色谱法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归类及评述。

锂陶瓷氚增殖剂的中子辐照性能与产氚行为
肖成建, 陈晓军, 康春梅, 汪小琳
2011, 23 (9): 1906-1914 |
出版日期: 2011-09-24
摘要

D-T聚变堆采用氚增殖剂与中子反应生成氚来保证其燃料的“自持”。Li2O、LiAlO2、Li2ZrO3、Li2TiO3和Li4SiO4等锂陶瓷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机械力学性能和产氚性能等优点,是聚变堆主要的候选产氚材料,而其在中子辐照环境下的各种性能和行为是氚增殖包层模块设计所关心的重要内容。本文介绍了国际上锂陶瓷产氚增殖剂的辐照实验研究概况,对材料的辐照性能(材料稳定性、热导性、离子电导性和活化性能等)、堆内/堆外产氚行为、影响氚在陶瓷材料中扩散或释放的各种因素,以及近来关注较多的辐照缺陷与释氚行为的相互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分析和总结,同时针对中国确定的氦冷固态球床包层模块的技术路线,提出了需要广泛而系统地开展锂陶瓷基础研究的建议,指出今后国际上氚增殖剂的研究重点是高燃耗(>10%)和高荷载破坏情况下锂陶瓷材料的辐照产氚性能,以及聚变堆氚增殖包层工程条件因素,如磁场、等离子体诱发电流和中子倍增剂等对锂陶瓷小球释氚行为的影响。

卟啉化合物在有机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研究
汤雅芸, 梅群波, 徐志杰, 凌启淡
2011, 23 (9): 1915-1928 |
出版日期: 2011-09-24
摘要

卟啉化合物具有共轭的平面结构、良好的电子缓冲性和光电磁性,特别在可见光区和近红外区域具有优越的光捕获特性。近年来,卟啉类化合物以其优异的特性在有机太阳能电池领域,尤其是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研究。人们通过对卟啉分子进行改性来提高相应的太阳能电池效率,比如增加分子的共轭度、在分子上引入长烷基链、引入功能化小分子如三乙胺和噻吩等等,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此外,卟啉化合物在本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文综述了最近几年各种卟啉化合物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讨论了卟啉化合物的结构对太阳能电池光电性能的影响。

有机染料及其在染料敏化太阳电池中的应用
武国华, 孔凡太, 翁坚, 戴松元, 奚小网, 张昌能
2011, 23 (9): 1929-1935 |
出版日期: 2011-09-24
摘要

在染料敏化太阳电池中,染料敏化剂分成无机染料与有机染料两大类。无机染料受稀有金属钌的制约而成本较高,开发有机染料是降低染料敏化太阳电池成本的有效手段,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从有机染料敏化剂的分子设计入手,简述了染料敏化太阳电池中有机染料敏化剂的基本结构,将有机染料敏化剂分为吲哚啉类染料、香豆素类染料、三苯胺类染料、菁类染料、方酸类染料、二烷基苯胺类染料、咔唑类染料、芴类染料、二萘嵌苯类染料、四氢喹啉类染料、卟啉类染料及酞菁类染料等,详细评述了这些有机染料敏化剂及多种染料协同敏化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有机染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环糊精分子管道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张林, 李琳玲, 程丽华, 陈欢林
2011, 23 (9): 1936-1944 |
出版日期: 2011-09-24
摘要

环糊精分子管道是一种基于环糊精制备的中空管状聚合物,因其特殊的空腔结构及与客体分子间的选择性组装现象而引起广泛关注。本文综述和比较了环糊精分子管道的主要制备方法,着重阐述了环糊精分子管道与客体分子间的选择性组装现象、机理及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成果。对环糊精分子管道的应用现状和潜在的应用价值进行了概括,最后提出了应予以重视的研究方向。

惯性效应在微流控芯片中的应用
项楠, 朱晓璐, 倪中华
2011, 23 (9): 1945-1958 |
出版日期: 2011-09-24
摘要

作为一种操控粒子或流体的新技术,基于流体惯性的操控技术已被应用于微流控芯片中粒子的输运、分选、聚焦及试样的混合和反应等操作,而在微尺度惯性效应基础上的惯性微流控芯片由于具有高通量、无需外场介入、低成本、易集成及微型化等众多优点,可用于解决医疗诊断、生化分析、合成化学及环境监测等领域的检测分析和微量操控问题,因此对该技术的机理及应用研究已成为目前微流控技术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热点。本文在介绍惯性微流控芯片机理及其研究进展的同时,从惯性聚焦、惯性分选及基于Dean流的微混合器和微流控光学器件等几个方面对惯性微流控芯片的最新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和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惯性微流控芯片的局限和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

抗氧化剂活性的电子顺磁共振(EPR)研究
蔡余, 王永健, 王健, 宋婵, 于奡
2011, 23 (9): 1959-1972 |
出版日期: 2011-09-24
摘要

抗氧化剂在化工、食品以及生命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更是由于其在解决与人类健康相关问题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而受到广泛重视。本综述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利用电子顺磁共振(EPR)技术测定抗氧化剂活性的原理和方法,系统总结了近年来在天然抗氧化剂以及合成抗氧化剂化学活性方面的EPR研究最新进展,特别是定量测定表征抗氧化活性参数的EPR方法,以及影响抗氧化剂活性的取代基效应、杂原子效应、溶剂效应和抗氧化机理等诸多方面的EPR研究。

单分散介孔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在生物材料方面的应用
唐诗洋, 孙晓君, 林丽, 孙艳, 刘献斌
2011, 23 (9): 1973-1984 |
出版日期: 2011-09-24
摘要

单分散介孔氧化硅纳米颗粒由于其自身的优点,在当前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近十几年来单分散介孔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以及在生物材料方面的应用。在制备方法方面,根据其制备机理分为稀溶液法、微乳法、模板剂法以及向反应体系中加入不同的添加剂等方法,制备出分散性好、不同形态、孔径尺寸可调的介孔氧化硅纳米颗粒。在生物材料的应用方面,主要介绍了其在药物与生物活性分子的负载与控制释放、生物大分子的固载与分离、生物标记与临床诊断等方面的应用。

钒系磷酸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任慢慢, 刘素文, 卢启芳
2011, 23 (9): 1985-1992 |
出版日期: 2011-09-24
摘要

商业化锂离子电池以锂过渡金属氧化物作正极材料,由于安全性等问题限制了其更广泛的应用。在已经研究和开发的众多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钒系磷酸盐由于具有较高的对锂电位和理论比容量而成为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各种钒系磷酸盐类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现状,重点对各种材料的结构、制备方法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总结,并对改善材料综合性能的方法和机理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