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English
新闻公告
More
化学进展 2007, No.05 上一期 后一期 返回主页

特约稿
分离检测生物活性物质的荧光标记试剂与分子探针及其应用*
王红,张华山
2007, 19 (05): 633-642 |
出版日期: 2007-05-24
摘要
作者结合自己的研究工作主要评述了用于分离检测氨基化合物(氨基酸、肽、蛋白质和生物胺等)、巯基化合物(谷胱甘肽、半胱氨酸和高半胱氨酸等)及NO等生物活性物质的荧光标记试剂和荧光分子探针的近期进展和应用。除了传统的的OPA、NDA、DNS、FMOC、FITC、NBD-F、AQC、Cy5等在HPLC和CE分离荧光检测应用新进展,还介绍了许多新的荧光分子探针和标记试剂的性能和应用。它们是N-羟基琥珀酰亚胺活性酯荧光标记试剂,6-氧-(N-琥珀酰亚胺乙酸酯)-9-(2'-甲氧羰基)荧光素(SAMF),1,3,5,7-四甲基-8-苯基-(4'-O-(N-琥珀酰亚胺乙酸酯))-二氟化硼-二吡咯甲烷(TMPAB-Osu,)等和3-碘乙酰胺苯嵌蒽酮荧光探针及MCY5、DSTCY、DCDSTCY和DCTCY等花菁类近红外荧光探针等。
综述与评论
在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上丙烷直接氧化制丙烯酸*
杨秀娟,冯汝明,李丽,季伟捷,陈懿
2007, 19 (05): 643-650 |
出版日期: 2007-05-24
摘要
丙烷直接氧化制丙烯酸是近年来催化氧化的热点课题。MoVTe(Sb)NbO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是该反应最重要的一类催化剂。本文对该类催化剂的制备化学包括活化方式以及决定催化性能的主要活性相结构等方面的新近认识进行了系统评述;依据丙烷催化转化的反应途径,总结了有关催化剂元素组分在反应中的作用与功能的最新进展,调变催化剂的粒子尺寸与形貌、晶相组成与结构、表面酸碱性与氧化还原性是获得优良催化性能的关键因素。
甘油催化氢解的研究与应用
冯建,袁茂林,陈华,李贤均
2007, 19 (05): 651-658 |
出版日期: 2007-05-24
摘要
近年来由于生物柴油产业的快速发展,甘油作为其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大量生成,合理利用这些过剩的甘油将有助于增加整个生物柴油产业的经济效益。本文对近年来利用甘油为原料催化氢解合成二元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和乙二醇)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甘油催化氢解的研究背景,着重讨论了甘油催化氢解生成二元醇的反应机理(包括脱水-加氢机理、脱氢-加氢机理和螯合机理)和甘油催化氢解在生产二元醇上的应用,并对甘油催化氢解的发展前景做了展望。
介孔分子筛的应用研究新进展
宋艳,李永红
2007, 19 (05): 659-664 |
出版日期: 2007-05-24
摘要
综述了近几年介孔分子筛在催化反应、生物固定吸附和分离、纳米材料制备及环保方面等方面应用研究的进展,并对其在环保方面,尤其是汽油脱硫的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TiO2表面羟基及其性质*
林华香,王绪绪,付贤智
2007, 19 (05): 665-670 |
出版日期: 2007-05-24
摘要
TiO2材料表面含有丰富的羟基基团,研究表面羟基的分布和性质对理解TiO2的吸附和光催化作用本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总结了国内外近年来关于TiO2表明羧基的研究进展,如不同晶相结构TiO2的表面羟基状态及不同晶面上羧基的种类、表面吸附水对羟基分布的影响、表面羟基的光电化学性质以及其在光催化反应中的作用等。最后对TiO2表面羧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离子液体的毒性
柯明,周爱国,宋昭峥,蒋庆哲
2007, 19 (05): 671-679 |
出版日期: 2007-05-24
摘要
离子液体因其特有的物化性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被认为是环境友好的"绿色产品"。但是有关离子液体的潜在毒性一直被人们所忽视,直到最近才有少量报道。本文综述了离子液体毒性研究的相关情况:详细介绍了离子液体毒性研究的各种方法及优缺点;离子液体对各类生物的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离子液体的各部分组成,尤其是阳离子核种类、取代烷基碳链长度和阴离子种类对离子液体毒性的影响情况,以及SAR理论在离子液体毒性研究中的应用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离子液体毒性研究的发展方向。
可见光响应光解水制氢的半导体光催化剂*
田蒙奎,上官文峰,王世杰,欧阳自远
2007, 19 (05): 680-688 |
出版日期: 2007-05-24
摘要
研究开发可见光响应的光催化剂一直是光解水制氢的首要目标,近年来通过能带调控等手段实现光催化剂的可见光化被广泛研究,并取得了令人注目的进展。本文综述了通过能带调变实现可见光化的各种手段,包括TiO2掺杂特别是阴离子掺杂、能响应可见光的新型固溶体和单相光催化材料的开发以及Z-形反应系统的构筑,并且通过电子结构的分析阐述其可见光化的机理。
金纳米团簇功能化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杨小超,钱俊臻,万巧玲,莫志宏
2007, 19 (05): 689-694 |
出版日期: 2007-05-24
摘要
对单分子层保护的金纳米团簇(Au-MPCs)进行化学修饰,可制成多元单层修饰的金纳米团簇(Au-MMPCs)。常用的修饰方法为配体交换法,这种方法用带有生物活性基团的巯基化合物或二硫化合物取代Au-MPCs表面的配体分子,形成多元单层修饰的金纳米团簇。巯基化合物或二硫化合物中的生物活性基团可使所制备Au-MMPCs与蛋白质、核酸或细胞膜等作用,使Au-MMPCs具有相应的生物活性,从而能广泛应用于细胞转染、药物传输、酶活性调控等生物医学领域。本文介绍了用Brust-Schiffrin法制备Au-MMPCs的机理及影响因素,基于Au-MMPCs的方法及相关机理,综述了Au-MMPCs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锂离子电池电解质的新型锂盐――双乙二酸硼酸锂
李世友,马培华,滕祥国,李法强,任齐都
2007, 19 (05): 695-699 |
出版日期: 2007-05-24
摘要
介绍了一种新型锂盐――双乙二酸硼酸锂(LiBOB)的基本性质及制备进展,并重点综述了其在锂电中应用的有关研究,包括基于LiBOB电解液的导电性研究,对负极材料、正极材料的稳定性研究,与其他锂盐在锂离子电池中混合使用的性能研究等。
微波与有机化学反应的选择性*
许家喜
2007, 19 (05): 700-712 |
出版日期: 2007-05-24
摘要
本文综述了微波辅助下有机化学反应的选择性,包括化学选择性、区域选择性、顺反选择性、非对映选择性、对映选择性,与传统加热条件下反应选择性的区别。讨论了微波对有机化学反应选择性的影响。从文献报道的结果来看,虽然观察到了一些反应在微波照射与加热条件下显示出不同的选择性,但绝大部分例子并不是在严格相同的条件下进行的对比,还有一些虽然做了对比研究,但却忽略了温度的影响。对于绝大多数例子,微波产生的选择性的差别似乎都可以用热效应来解释。可以认为微波辅助的反应中基本不存在特殊的"非热效应"。微波辅助技术可以通过改变反应温度来实现改变某些反应的选择性。希望本文对微波效应和微波对有机反应加速效应的本质的理解提供一些有用信息。
Sigma受体显像剂*
张秋艳,樊彩云,贾红梅
2007, 19 (05): 713-721 |
出版日期: 2007-05-24
摘要
σ受体与细胞功能、生物过程以及许多疾病关系密切。σ1受体已成为发展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早老性痴呆和帕金森病等中枢神经系统(CNS)神经精神疾病药物新的靶点,而σ2受体是肿瘤增殖的生物标志。σ1受体显像剂的研制将为CNS神经精神疾病提供敏感特异的诊断方法,而σ2受体显像剂的研究将为肿瘤的早期诊断提供灵敏的分子探针。本文综述了σ受体显像剂的研究进展,结合σ受体显像剂的用途,详细讨论了不同σ受体显像剂的设计方法,并对其未来发展作了展望。
双杯芳烃研究进展
郑琴,龚淑玲,张春雷,王巍,陈远荫
2007, 19 (05): 722-734 |
出版日期: 2007-05-24
摘要
双杯芳烃是杯芳烃家族中的重要一员。它由两个杯芳烃单元通过化学键联结而形成,一般常有上缘-下缘、下缘-下缘、下缘-上缘3种桥联方式,其结构更复杂,性质也更为丰富多彩。双杯芳烃具有两个相同或不相同的结合部位,可同时络合两个相同或不相同的底物,还可表现出特殊的协同作用、更强的络合能力、变构象以及粒子雾荡等新的性质。本文根据杯芳烃亚单元的种类,综述了双杯芳烃的研究进展,重点描述了不同桥联方式的双杯[4]芳烃的合成方法,而且对一些具有特殊性能的双杯芳烃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最后对双杯芳烃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分子氧催化氧化苯直接合成苯酚*
尹双凤,伍水生,代威力,李文生,黄孟光,周小平
2007, 19 (05): 735-744 |
出版日期: 2007-05-24
摘要
苯酚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当前主要通过异丙苯法合成苯酚的技术路线存在制备流程长、消耗丙烯、副产丙酮等不足。以分子氧为氧化剂由苯氧化直接合成苯酚则具有潜在重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已成为催化与有机合成等研究领域中极具挑战性的热点课题之一。本文较为系统地总结了分子氧氧化苯通过一步法合成苯酚的研究工作,着重综述了用于该反应的催化剂如Pd、Cu、V等金属或其化合物,也归纳了影响此反应的主要因素,并介绍相应的反应机理。最后,对分子氧催化氧化苯合成苯酚反应的研究提供了一些建议和展望。
手性亚砜合成*
曾庆乐
2007, 19 (05): 745-750 |
出版日期: 2007-05-24
摘要
手性亚砜及其衍生物广泛作为重要手性中间体和辅剂、手性配体和催化剂、手性药物。手性亚砜可以采用生物方法和化学方法来合成,化学方法包括手性辅剂诱导、手性氧化剂氧化、手性拆分和不对称催化等。本文简要综述了手性亚砜的各种用途和各种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钛和钒催化的不对称硫醚氧化反应,也介绍了作者最近在钒催化的不对称硫醚氧化反应方面所做的研究工作。
3-取代吲哚衍生物的合成*
李记太,代红光,蔺志平
2007, 19 (05): 751-761 |
出版日期: 2007-05-24
摘要
目前吲哚化学的研究是杂环化学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特别是3-取代吲哚衍生物,已用于许多天然产物和相应具有生物活性化合物重要骨架的构筑,其合成方法的研究格外令人注目。近年来,由吲哚一步合成3-取代吲哚衍生物的报道剧增。本文按合成过程中所用催化剂的种类,综述近几年来由吲哚为原料一步合成二吲哚甲烷、β-吲哚酮、β-吲哚醇、β-吲哚硝基化合物和α-吲哚甲胺等为代表3-取代吲哚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环肽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李晓晖,李建勋,李世荣,修志龙,西野宪和
2007, 19 (05): 762-768 |
出版日期: 2007-05-24
摘要
组蛋白乙酰化转移酶(HAT)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调节组蛋白乙酰化程度,HDAC在基因表达和染色体形成等方面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HDAC抑制剂能够引起肿瘤细胞生长停滞、诱导肿瘤细胞分化和调亡。通过对各种HDAC抑制剂结构及作用机制的研究有助于该类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和拓宽癌症治疗的适用范围。本文概述了近年来天然及合成的环肽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氢键识别超分子聚合物的新进展*
王宇,唐黎明
2007, 19 (05): 769-778 |
出版日期: 2007-05-24
摘要
近年来,由于氢键作用对聚合物的热力学性质、微观自组装、结晶及液晶行为的重要影响,氢键识别在超分子聚合物的分子设计与结构控制方面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系统介绍了氢键识别体系的类型与性质,以及分子结构、分子内氢键对氢键识别强度的影响,讨论了羧酸与吡啶间氢键识别体系、与核苷相关的氢键识别体系以及四重氢键识别体系在超分子聚合物中的最新应用,主要介绍了氢键识别超分子聚合物的合成、结构、性质及功能。
高性能聚苯并噁嗪树脂
门薇薇,鲁在君
2007, 19 (05): 779-786 |
出版日期: 2007-05-24
摘要
聚苯并噁嗪树脂作为一种新型酚醛树脂,不仅具有优异的耐热性和阻燃性,而且克服了传统酚醛树脂在成形固化过程中释放小分子的缺点,在制备高性能材料方面已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为制备高性能化聚苯并噁嗪树脂所作的一些研究工作,包括从主链或侧链中引入苯环等刚性官能团、在主链或侧链中引入可聚合官能团、与另一种高分子形成共混或共聚物以及与其他材料复合形成复合材料等,并对该树脂材料的工业开发前景、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聚苯胺/金属纳米粒子复合物的制备及性能
李新贵,孙晋,黄美荣
2007, 19 (05): 787-795 |
出版日期: 2007-05-24
摘要
基于国内外最新研究文献及本课题组研究工作,从发展历史、制备方法、多功能性方面系统综述了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聚苯胺/金属纳米粒子复合物。在聚苯胺基体中引入金属纳米粒子的方法可归纳为3大类:原位复合法、直接共混法和层层自组装法。所形成的有机聚苯胺和无机金属杂化复合物不仅能保留各自原有的特异性能,而且二组分之间还存在着相互协同作用,能够极大地提升基体聚苯胺材料的性能,电导率最高可提高100倍,电氧化催化电流最高可提高10倍。分散在聚苯胺膜中的极少量铂微粒就能使不锈钢板的腐蚀电位稳定在钝化区域。聚苯胺/金属纳米粒子复合物所表现出的突出的固有电导性、优异的反应催化性和极强的金属防腐性,使其跻身于为数不多的新型高性能复合材料之列,显示出了诱人的应用前景。
手性联萘酚配合物催化的缺电子烯烃不对称环氧化反应*
高勇军,马晶军,吴秋华,臧晓欢,王春
2007, 19 (05): 796-804 |
出版日期: 2007-05-24
摘要
缺电子烯烃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是有机合成领域最具有挑战性的课题之一。手性联萘酚配体所修饰的催化剂是一种很优异的C2轴对称手性诱导源,可以催化各种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如α,β-不饱和酮、α,β-不饱和羧酸脂等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对映选择性。本文对由手性联萘酚类配体所修饰的小分子催化剂、聚合物负载的催化剂和自负载催化剂在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催化不对称环氧化反应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探讨了催化剂结构、配位金属原子、添加物、氧化剂、溶剂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手性联萘酚催化剂催化效能和对映选择性的影响。
水相识别分子印迹技术
王学军,许振良,杨座国,邴乃慈
2007, 19 (05): 805-812 |
出版日期: 2007-05-24
摘要
在各种基于超分子方法的仿生识别体系中,分子印迹聚合物已经证明是一种有潜力的合成受体,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传统的分子印迹技术通常是在有机溶剂中制备对小分子具有选择性的印迹聚合物,而在水相中制备及识别生物大分子的研究仍具有相当的挑战性。从小分子到生物大分子、从有机相到水相,反映了分子印迹技术的发展趋势。本文对最近几年分子印迹在水相制备与识别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了总结与评述,探讨了水相识别印迹聚合物的设计策略与制备方法;着重介绍了水相识别技术在固相萃取、色谱固定相、药物控释、中药有效成份提取以及生物分子识别等方面的应用;指出了提高水相识别选择性的途径并对其将来的发展进行了建议与展望。
左手材料与负折射*
胡晶磊,汪蓉,周东山,薛奇
2007, 19 (05): 813-819 |
出版日期: 2007-05-24
摘要
左手材料和负折射是近几年来物理学家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从理论构想和实验两个方面对左手材料作了详细的综述,围绕负折射频率从微波到近红外的研究进展这一主线,具体介绍了实现左手介质的方法。文中着重综述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左手介质最有应用前景的超透镜效应;二是与左手介质相关而又有所区别的光子晶体。本文还简要介绍了国内负折射材料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利用高分子功能材料实现负折射的两种可能的途径。
微流控分析芯片上生化反应技术研究进展*
徐溢,吕君江,范伟,温志渝
2007, 19 (05): 820-832 |
出版日期: 2007-05-24
摘要
综述了近几年来在微流控芯片上以检测或动力学研究为目的而进行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技术,包括酶反应、免疫反应、酶联免疫反应、PCR反应,含氮氧化物释放反应。对非均相反应的蛋白质在微管道中的固定技术,均相反应的管道设计技术,以及在微流控芯片上集成生化反应的优越性等问题做了详细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