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Announcement
More
Progress in Chemistry Archive Back to home
Journal home Browse Archive
  • 2024, 36(4) 图中描述了“环境催化城市”中建筑物、硬化地面以及机动车等表面自发净化大气污染物的场景。通过涂覆催化材料,城市表面在自然界的光、热等条件下可实现环境中低浓度气态污染物自发催化净化,如氧化去除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分解去除臭氧等。“环境催化城市”的构建对低碳控制大气复合污染,有效提升城市自净能力,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意义重大。
  • 2024, 36(3) 图中描述了酞菁基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基本单元,该材料是一类新型的层叠多孔MOFs,具有面内扩展π共轭结构,可通过促进传质和电子/电荷转移来增强电催化活性。酞菁基MOFs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和多活性位点,有助于水、氧、二氧化碳和氮还原等多场景高效转化,对实现清洁能源制备、能源结构优化、环境减碳可持续等领域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 2024, 36(2) 图中描述了空间组学-临床影像技术在肿瘤精准诊断中的重要贡献。恶性肿瘤的产生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寿命和生活质量,是最重要的全球公共卫生事件之一。采用空间组学-临床影像技术,可优势互补,对于精确解析肿瘤的时空异质性和鉴别肿瘤分子分型、开展肿瘤精准诊断和发展进程预测等研究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
  • 2024, 36(1) 脑于人体,如恒星处之迢迢银汉,耿耿星河。由思绪万千到轻歌曼舞,脑的光芒从来都最灿烂夺目;纳米酶于脑,又似行星轮转,各有千秋。精细巧妙的化学结构,别出心裁的物质组合,让纳米酶迥然不同,却又异曲同工。纳米酶环绕着脑井然有序地公转,正象征着他们凭借多酶活性,靶向性,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等特点为脑疾病的诊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 2023, 35(12) 高分子单晶的培养过程恰似修筑万里长城,混沌中诞生有序,诚非一日之功。每个结晶单元是一块砖,需要精确控制结晶驱动力,让每块砖都处在热力学最稳定的位置,方能呈现出宏观的几何对称性。对具有导电性的共轭高分子而言,完美的单晶结构可作为信息的传递介质,如烽火台之狼烟四起。
  • 2023, 35(11) 图中描绘了PEO基聚合物电解质的三种制备方法以及改性提高其离子电导率后在固态钠离子电池中的应用。PEO基聚合物固体电解质具有安全性高、柔韧性好、成本低、能量密度高等优点,是极具前景的固体电解质材料,对全固态钠离子电池的发展意义重大。
  • 2023, 35(10) 图中描绘了具有毫纳结构的“金苹果”作为水处理功能材料高效净污,保卫青山绿水。毫纳结构复合纳米材料结合了纳米颗粒的高反应活性与毫米级载体的操作灵活性,是实现规模化应用的重要技术手段,在水污染治理领域展现了优异效能。
  • 2023, 35(9)
  • 2023, 35(8) 图中描述了银纳米材料的种类和性质及其在环境中的应用,如污染物去除、杀菌、病毒灭活、传感器等方面。银纳米材料因催化活性高、生物相容性好、物化性能独特而备受关注,已被广泛应用于催化、药物、环境等领域。基于此,本文以环境问题为出发点,深入探讨不同种类银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方法及其在环境中的潜在应用。该综述可为银纳米材料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 2023, 35(7) 六氯丁二烯(HCBD)是《斯德哥尔摩公约》管控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HCBD源的认识非常有限。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无意排放很可能是当前环境中HCBD的主要来源。通过梳理HCBD的环境污染特征、生成机理、排放源及排放量,为HCBD减排提供支撑。
  • 2023, 35(6) 本期凝聚态化学专辑聚焦于气体分子化学反应中的凝聚态问题。封面中的雾气表明分子在气态下发生化学反应,分子穿过时钟,从CO2加氢后变成CH3OH,强调反应中各种调控因素,底部的小球代表催化剂,可能因各种反应条件而产生不同的几何结构和凝聚态的变化。
  • 2023, 35(5) 图中直观展示了以富含多种活性成分的传统中药,特别凸显了陇药“五朵金花”之一——“当归”为碳 源合成的多色荧光碳点在生物成像和医学治疗方面的应用。
  • 2023, 35(4) 图中描绘了机器学习与电池互相结合。凸显了其结合后带来的优异性能,象征着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带来了更有前途的锂电池开发方法。
  • 2023, 35(3) 图中描绘了具有MIL-101(Fe)结构的花朵作为水处理功能材料催化去除污染物。凸显了MIL-101(Fe)及其复合物的优异性能,象征着其在水污染修复领域拥有繁花似锦般的前景。
  • 2023, 35(2)
  • 2023,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