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本刊导览

  • 全选
    |
    综述与评论
  • 张雪花,胡钧
    化学进展. 2004, 16(05): 673.
    摘要 ( 2839 ) PDF全文 ( 4270 ) 知识图谱 收藏 引用
    根据经典热力学理论,在水中纳米级的气泡难以长期稳定存在.近年来却有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固液界面存在纳米气泡,原子力显微镜也直接观察到了纳米气泡.有关纳米气泡的研究具有巨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它对表面科学、流体动力学、生物科学以及一些应用领域都有深远的影响.纳米气泡会引起流体在界面的滑移,减少流动阻力,并与表面粘附、胶体分散、矿石浮选、废渣处理等方面密切相关.目前关于纳米气泡的研究才刚刚开始,对于它的基本物化性质的了解还不多,但其重要性已经引起相关领域的极大关注.本文综述了从提出纳米气泡存在一直到实验证明的过程、纳米气泡的形成机制和形貌、分布特征等基本性质以及纳米气泡的存在对疏水长程作用和流体滑移的影响,并阐述了生物学中一些与纳米气泡存在有关的问题.
  • 陈洪杰,李志伟,赵彦保,张治军,党鸿辛
    化学进展. 2004, 16(05): 682.
    摘要 ( 2686 ) PDF全文 ( 3435 ) 知识图谱 收藏 引用
    对纳米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和研究进展作了比较全面的综述.对机械合金化法(BM)、还原法、超声波法、脉冲电沉积法、静高压法、激光汽化器控制浓度法(LVCC)、氢等离子体-金属反应法、非晶晶化法等进行了介绍,并对这些方法有关的机理、特点、影响因素以及结果等进行了讨论.
  • 冯尚华,王红霞,张高勇,谢新玲
    化学进展. 2004, 16(05): 687.
    摘要 ( 2574 ) PDF全文 ( 3195 ) 知识图谱 收藏 引用
    系统阐述了三种溶致液晶(六角状、立方状和层状液晶)的流变性质,概括了各自的流变性特点并给出了其理论模型,特别对立方相的流变学模型和层状相的剪切诱导转变作用进行了较详细的说明.讨论了因为这种转变而导致的囊泡的形成,并且在表面活性剂和嵌段共聚物中均可观察到剪切诱导的结构转变.
  • 姚念环,贺文义,刘刚,Kit S.Lam
    化学进展. 2004, 16(05): 696.
    摘要 ( 2470 ) PDF全文 ( 6456 ) 知识图谱 收藏 引用
    对科学产生最大影响的分析方法是核磁共振技术(NMR),它被广泛用于许多领域.本文结合作者的研究结果评述了NMR在组合化学中的应用,着重于NMR在固相合成的应用、液态NMR和NMR在高通量筛选中的应用.
  • 蔡亚岐,刘稷燕,江桂斌
    化学进展. 2004, 16(05): 708.
    摘要 ( 2614 ) PDF全文 ( 2224 ) 知识图谱 收藏 引用
    本文较系统地介绍了固相微萃取-液相色谱联用技术的原理、特点、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并对该技术在样品前处理尤其是环境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作了较详细的综述
  • 耿利娜,相明辉,李娜,李克安
    化学进展. 2004, 16(05): 717.
    摘要 ( 3107 ) PDF全文 ( 5791 ) 知识图谱 收藏 引用
    简要概述层状无机化合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层状磷酸锆的结构特点和性质,对近年来层状磷酸锆在光、电、催化、分子识别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层状磷酸锆的研究前景.
  • 张向华,李文钊,徐恒泳,刘鸿
    化学进展. 2004, 16(05): 728.
    摘要 ( 2965 ) PDF全文 ( 3202 ) 知识图谱 收藏 引用
    以太阳能利用为背景光解水制H2及由此开辟的光催化研究领域日益受到重视。分子筛在催化、吸附、分离等领域早已有广泛应用,而在光催化中的应用近10年来也已成为光催化领域中的一个热点。本文就分子筛光催化剂的优点,在光催化中应用的意义、研究现状和前景作了介绍和分析。
  • 栾勇,傅平丰,戴学刚,杜竹玮
    化学进展. 2004, 16(05): 738.
    摘要 ( 3106 ) PDF全文 ( 8710 ) 知识图谱 收藏 引用
    TiO2光催化反应过程涉及光生电荷、电荷迁移、电荷在TiO2表面的反应和溶液体相反应4个顺序相接并相互影响的步骤.在TiO2中掺杂金属离子对以上4个步骤均有重要影响,合理的掺杂可有效地提高其光催化性能.本文综合了国内外此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从提高TiO2光催化性能和优化光催化反应的角度出发,在材料吸光能力、电荷扩散、表面反应、粒径和晶型等方面,全面地分析总结了金属离子掺杂的影响效果和规律性认识,并对TiO2基光催化材料的金属离子掺杂改性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文中还简要介绍了相关的掺杂方法和材料表征手段.
  • 代淼,周理,周亚平
    化学进展. 2004, 16(05): 747.
    摘要 ( 2329 ) PDF全文 ( 2617 ) 知识图谱 收藏 引用
    天然气水合物(NGH)是天然气与水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笼形物,亦称可燃冰.在冻土带和海洋中已发现大量天然气水合物,是清洁燃料的后续天然资源,但开采技术尚不成熟.由于1m~3天然气水合物在常温下可释放约164m~3的天然气和0.8m~3的水,因此合成天然气水合物,可实现天然气的固态运输,更便于在天然气汽车上的储存.本文介绍天然气水合物的基本性质及其人工合成研究取得的进展.
  • 胡蓉蓉,钟顺和
    化学进展. 2004, 16(05): 751.
    摘要 ( 3014 ) PDF全文 ( 1913 ) 知识图谱 收藏 引用
    结合丙烷氧化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点,从催化剂选择氧化反应技术应用方面,评述了近年来丙烷选择氧化直接合成烃类氧化物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趋势.提出了利用二氧化碳作氧化剂、n-p复合型半导体材料作催化剂,并借助光表面催化反应技术来直接合成烃类氧化物的新思路,以期进一步扩大丙烷和二氧化碳利用的范围和途径.
  • 陈琳,许传芝,夏春谷,冯艳华
    化学进展. 2004, 16(05): 758.
    摘要 ( 3053 ) PDF全文 ( 3297 ) 知识图谱 收藏 引用
    本文对温和条件下液态醇催化氧化制醛或酮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评述,介绍了均相催化剂、液固多相催化剂、有机相-水相两相催化剂、氟两相催化剂和离子液相催化剂,着重讨论了以O_2为氧源的催化体系.
  • 吴呼格吉乐吐,夏春谷,孙伟,徐利文
    化学进展. 2004, 16(05): 766.
    摘要 ( 2465 ) PDF全文 ( 1810 ) 知识图谱 收藏 引用
    本文综述了近20年来从潜手性烯烃和亚胺出发不对称催化氮杂环丙烷化反应的研究进展,重点评述了手性配体及氮转移试剂(或碳转移试剂)的研究.
  • 吴芳英,温珍昌,江云宝
    化学进展. 2004, 16(05): 776.
    摘要 ( 2588 ) PDF全文 ( 2731 ) 知识图谱 收藏 引用
    阴离子识别是超分子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关键环节是构筑可识别阴离子的结合受体,后者以非共价键力如静电作用、疏水作用、氢键等与阴离子结合.本文详细评述了近5年来硫脲类阴离子识别受体的设计、结构及其阴离子识别作用的研究进展.
  • 乔青安,蔡政亭,冯大诚
    化学进展. 2004, 16(05): 785.
    摘要 ( 2113 ) PDF全文 ( 3344 ) 知识图谱 收藏 引用
    本文介绍了四氢叶酸的分子结构和一碳单元转移反应的生物学功能,从实验和理论两个方面讨论了一碳单元转移反应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展望了用量子化学及分子力学方法对该类反应进行进一步理论研究的前景.
  • 冯松,何煦昌,白东鲁
    化学进展. 2004, 16(05): 791.
    摘要 ( 2122 ) PDF全文 ( 2424 ) 知识图谱 收藏 引用
    Aβ蛋白是淀粉样前体蛋白的代谢产物,它在脑组织中含量的异常增加可能是诱发AD的主要因素.应用分泌酶抑制剂可有效减少Aβ的生成,缓解患者症状.本文综述了其中的β分泌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 陈涛,王立,王建军,江国华
    化学进展. 2004, 16(05): 797.
    摘要 ( 2458 ) PDF全文 ( 1987 ) 知识图谱 收藏 引用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二茂铁基嵌段共聚物制备及自组装的研究进展.对环状二茂铁单体的活性阴离子引发开环聚合(ROP)、过渡金属催化开环聚合(ROP)及聚合机理和聚合物自组装胶束的结构、表征和潜在应用作了介绍.
  • 马建新,衣宝廉,俞红梅,侯中军,张华民
    化学进展. 2004, 16(05): 804.
    摘要 ( 3627 ) PDF全文 ( 5829 ) 知识图谱 收藏 引用
    膜电极组件(MEA)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核心部件.本文在简述MEA结构的基础上,根据MEA制备过程中催化层支撑体不同,将目前已有的多种MEA制备方法分为两类制备模式:以GDL为支撑体和以PEM为支撑体的制备模式.文中对这些制备方法的特点进行了详细评述,对MEA制备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认为以PEM为支撑体的制备模式是今后MEA制备的主要发展方向.
  • 沈涛,张天乐,刘长林
    化学进展. 2004, 16(05): 813.
    摘要 ( 2350 ) PDF全文 ( 1727 ) 知识图谱 收藏 引用
    本文简单介绍了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较为详细地讨论了与神经退行性紊乱,尤其是与肌萎性脊髓侧索硬化症有关的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突变体的生物无机化学的研究进展,提出由该酶突变而引起的蛋白质局部结构变化和金属离子缺失,以及由此导致的氧化损伤和聚集作用可能是导致神经退行性紊乱的主要原因之一.
  • 陈志敏,左霞,吴谊群
    化学进展. 2004, 16(05): 820.
    摘要 ( 2287 ) PDF全文 ( 1940 ) 知识图谱 收藏 引用
    金属卟啉配合物在400-650 nm波段具有优良的光学性质,是一类新型高密度可录光盘存储介质材料.本文在总结近年来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述了金属卟啉配合物的结构特点、合成方法和作为高密度可录光盘存储介质的作用机理,讨论了影响卟啉配合物性质和光存储性能的主要因素,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 王吉德,宿新泰,刘瑞泉,胡云霞,谢亚红,岳凡
    化学进展. 2004, 16(05): 829.
    摘要 ( 2668 ) PDF全文 ( 3290 ) 知识图谱 收藏 引用
    介绍了钙钛矿型和复合钙钛矿型化合物的结构、常用的制备方法和传导性质,详细分析了其传导机理,评述了其研究进展和在气体传感器、固体燃料电池、有机物加氢和脱氢以及常压电化学合成氨等方面的应用,展望了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向.
  • 杨晓达,张天蓝,王夔
    化学进展. 2004, 16(05): 836.
    摘要 ( 2128 ) PDF全文 ( 1448 ) 知识图谱 收藏 引用
    在探索生命奥秘的过程中,生物无机化学研究由分子层次上升到细胞层次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细胞无机化学研究在细胞生命体系中的无机化学反应和探索无机物对生命过程调节或干预的作用和机理,是探索生命体系复杂性研究的重要部分.细胞是保留完整生命活动特征的最小单位,存在周期、分化和受激等状态的不同.从化学的观点,细胞是一个严密设计的分子有序组装体,为一个多靶分子系统,细胞应答表现为由相关反应组合成的复杂过程.细胞无机化学研究包括无机物种在细胞膜上的结合和随后发生的膜结构和功能改变、跨细胞膜和跨生物组织屏障的转运和细胞代谢、细胞中无机化学反应同细胞信号系统的偶联、无机离子与自由基的相互代谢关系以及细胞-无机物固相的相互作用等方面.本文对当前细胞无机化学研究的重点问题进行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