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English
新闻公告
More
化学进展 2006, No.09 上一期 后一期 返回主页

综述与评论
设计新型可见光响应的半导体光催化剂*
龙明策,蔡俊,蔡伟民,陈恒,柴歆烨
2006, 18 (09): 1065-1075 |
出版日期: 2006-09-24
摘要
利用太阳能光解水制氢和降解有机污染物对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而可见光响应催化剂的研制是实现太阳光高效利用的关键。本文从可见光响应光催化剂的设计思路出发,从电子能带结构、固溶体结构和微观复合结构三方面介绍了目前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和发展方向。
荧光小分子在有机薄膜中的固定化及其应用*
丁立平,亢建平,房喻
2006, 18 (09): 1076-1084 |
出版日期: 2006-09-24
摘要
将荧光小分子化学固定于基质表面是实现表面功能化的有效途径,是研究固体基质表界面性质的有效方法,也为设计制备荧光传感薄膜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按高分子膜固定法、LB 膜固定法和自组装膜固定法分类综述了荧光小分子在固体基质表面的固定化。讨论了膜表面固定化荧光小分子在表界面性质研究、阳离子和中性分子的化学传感以及表界面电子转移和能量转移研究等方面的应用,并对新的固定化方法进行了展望。
室温离子液体中的有序分子组合体*
张国栋,陈晓,靖波
2006, 18 (09): 1085-1091 |
出版日期: 2006-09-24
摘要
评述了室温离子液体中形成有序分子组合体包括液晶、胶束、囊泡、微乳液和乳状液的研究进展,展望了这种新型有序体系的研究发展趋势。
多孔膦酸盐的研究进展*
吴宗斌,田鹏,刘中民,毛宗强
2006, 18 (09): 1092-1100 |
出版日期: 2006-09-24
摘要
多孔膦酸盐是一类新型的多孔材料,同时也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有机膦配体的多样性和可衍生性赋予这类材料许多独特的性能,因而使其备受关注。本文综述了多孔膦酸盐的合成方法和孔道特征,分析了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新型亲核NO共体Diazeniumdiolate及其靶向性控释材料*
高群,万锕俊
2006, 18 (09): 1101-1109 |
出版日期: 2006-09-24
摘要
新型亲核NO 供体diazeniumdiolate 独特的化学结构和性质,使其成为目前NO 供体研究的一个热点。要使其成为更有效的药物,它的靶向性和控释性能是当前研究的重点,减小亲核试剂(多胺) 的细胞毒性和亚硝胺的生成是研究的难点。本文对增强靶向性释放所采取的三个措施(聚合物控释、特定酶代谢释放和光降解释放) 的近十几年国外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
糖缀合物的化学合成*
马强,巨勇,赵玉芬
2006, 18 (09): 1110-1120 |
出版日期: 2006-09-24
摘要
本文介绍近年来各种糖缀合物化学合成的研究进展,包括各种糖苷键的化学合成方法以及各种特殊复杂糖缀合物,如糖肽、糖蛋白、糖脂的化学合成策略。
微波辅助的Michael加成反应
刘振德,何煦昌
2006, 18 (09): 1121-1129 |
出版日期: 2006-09-24
摘要
综述了自微波应用于有机反应以来,微波在促进Michael 加成反应中的应用,列举了很多实例,从中可观察到微波反应的发展前景。
天然产物衍生物化学库的组合合成
李旭琴,徐嵩,刘刚
2006, 18 (09): 1130-1142 |
出版日期: 2006-09-24
摘要
天然产物在药物化学和化学生物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组合化学技术在合成天然产物衍生物化学库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综述了近5 年来报道的组合合成天然产物衍生物化学库的一些例子。
利用“湿化学”法在单晶硅表面接枝有机分子*
姚和平,戴郁菁,冯嘉春,彭波,韦玮,黄维
2006, 18 (09): 1143-1149 |
出版日期: 2006-09-24
摘要
在单晶硅表面嫁接有机分子是近年来硅表面化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重视。本文着重介绍了用“湿化学(wet chemistry) ”方法在单晶硅表面嫁接有机分子的发展历程和最新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在硅表面接枝有机分子后的一些研究结果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氯过氧化物酶的手性催化活性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智丽飞,蒋育澄,胡满成,李淑妮
2006, 18 (09): 1150-1156 |
出版日期: 2006-09-24
摘要
氯过氧化物酶(CPO) 作为过氧化物酶家族中的一员对多种有机底物表现出了广泛的催化活性。自上世纪60年代被发现以来,CPO 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一直是一个研究热点。它作为一种生物催化剂能催化广泛的底物合成手性化合物,且有高的产率和高的对映选择率。本文综述了氯过氧化物酶在手性有机合成中的应用,重点关注了卤化、醇氧化、羟基化、环氧化、磺化氧化等反应,并讨论了目前在该领域所面临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树形聚醚的合成及其应用*
李景果,孟超,张修强,张磊,张阿方
2006, 18 (09): 1157-1180 |
出版日期: 2006-09-24
摘要
树形聚合物高度支化,与线性结构的聚合物相比具有较低的粘度及良好的溶解性,而且其单分子尺寸通常在纳米尺度,在多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树形聚合物通常分为3种,即树枝状聚合物、超支化聚合物和树枝化聚合物。作为树形聚合物的主要一类,树形聚醚由于其良好的化学、物理稳定性,良好的水及有机溶剂的溶解性,以及生物相容性等诸多优点,其合成及应用研究得到了广泛重视。本文对不同种类树形聚醚的合成及其应用作一详尽的综述,包括树枝状聚醚、树枝化聚醚及超支化聚醚3种主要类型,同时报道了作者等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了相应的展望。
毛细管电色谱技术研究进展*
袁瑞娟,王怀锋,刘丹宁,郭玉高,付华锋
2006, 18 (09): 1181-1187 |
出版日期: 2006-09-24
摘要
毛细管电色谱是一种新型的微分离技术,它结合了毛细管电泳和高效液相色谱的优点,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分析化学家的关注。本文介绍了近几年来毛细管电色谱技术取得的最新进展,包括填充柱、开管柱、整体柱电色谱的色谱柱制备技术,压力驱动电色谱技术,毛细管电色谱的检测技术及样品预富集技术,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电色谱发展前景。
萃取溶剂选择的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中的数学方法
宋海华,宋静
2006, 18 (09): 1188-1193 |
出版日期: 2006-09-24
摘要
萃取精馏是分离沸点相近或具有恒沸组成混合物的一种重要方法。选择最优的萃取剂是提高生产能力和降低能耗的根本途径。萃取剂选择的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CAMD) 是基于性质估算的方法即通过CAMD 来生成一组具有期望性质的分子,然后再对候选分子进行筛选。目前,CAMD 法的研究主要可分为生成-验证、数学优化和组合优化。生成-验证法通常使用启发式的策略,是基于知识的,无法克服基团的组合爆炸问题,也不能保证结果的最优性;数学优化方法,包括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MINLP) 和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LP) ,可用于表达非线性或线性的结构-性质关系,但准确表达结构-性质关系还有困难;组合优化法是使用遗传算法或模拟退火算法、禁忌搜索等的方法,理论上可克服以上问题。本文评述了以上三种方法在萃取精馏溶剂选择领域中的用途、原理及其工业化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阿尔茨海默病分子机理的离子通道假说*
张朝峰,杜会枝,杨频
2006, 18 (09): 1194-1199 |
出版日期: 2006-09-24
摘要
虽然有许多证据表明Aβ多肽在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理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其毒理机制还未证实。离子通道假说认为聚集在病人脑斑中的Aβ通过形成离子通道来破坏或杀死神经细胞,通道的形成以及钙稳态的破坏是Aβ毒性的分子机制。本文综述Aβ多肽神经毒性的通道假说,重点介绍了铜、锌离子在阿尔茨海默病形成中所起的中心作用。
碳纳米管/壳聚糖复合材料*
吴子刚,林鸿波,封伟
2006, 18 (09): 1200-1207 |
出版日期: 2006-09-24
摘要
碳纳米管/壳聚糖复合材料是一种具有生物和光电双重功能的复合材料。本文在对碳纳米管和壳聚糖各种性质进行简单介绍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碳纳米管与壳聚糖复合材料的各种复合方法、机理、主要应用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纳米管钛酸钠及其衍生物
王晓冬,金振声,张治军
2006, 18 (09): 1208-1217 |
出版日期: 2006-09-24
摘要
纳米管钛酸钠及其衍生物是一种新的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结构和性质,在电致发光、蓄电池电极、吸附和离子交换材料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纳米管钛酸钠的组成、结构、形成机理,介绍了它及其衍生物的特性及功能的研究现状。
智能型分离膜研究
陈向荣,苏志国,马光辉,万印华
2006, 18 (09): 1218-1226 |
出版日期: 2006-09-24
摘要
膜材料的智能化已成为当今分离材料领域发展的一个新方向。本文对智能型分离膜的各种制备方法进行了比较和分析,从其环境敏感特性方面对智能型分离膜的可控机理、可控性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综述,并简要介绍了智能型分离膜的表征方法。
环境中多溴联苯醚类(PBDEs)化合物污染研究*
魏爱雪,王学彤,徐晓白
2006, 18 (09): 1227-1233 |
出版日期: 2006-09-24
摘要
由于环境中PBDEs 的浓度在快速增长且已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又因PBDEs 的化学结构与PCB 和DDT非常相似,因此PBDEs 的环境毒性越来越多地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本文介绍PBDEs 在环境介质中如水介质(河流、海洋、废水和沉积物) ,野生动物(海洋哺乳动物、鱼) 和人体组织内(母乳、血清、脂肪) 的分布及其毒性效应和对人类健康的威胁,着重介绍美国所进行的两个研究实例,也介绍了有关国家对PBDEs采取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专题论坛
近代低温绝热量热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谭志诚,邸友莹
2006, 18 (09): 1234-1252 |
出版日期: 2006-09-24
摘要
低温绝热量热法是化学热力学研究领域中重要的实验方法之一。由此方法所获得的许多结果,如宽温区摩尔热容、标准熵、标准热力学函数、相变温度、相变焓、相变熵、相变机理以及与物质结构和能量相关的许多其它重要信息,对各种物质或材料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为此,本文对低温绝热量热法的研究意义、仪器发展概况和趋势、国内外研究现状、应用前景及研究课题展望等作了较为详细的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