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English
化学进展
关于期刊
期刊介绍
编委信息
出版道德声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期刊导航
当期文章
往期目录
专辑专刊
虚拟专题
特色栏目
MiniAccounts
中国化学印记
领域导航
下载排行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最新录用
作者中心
投稿须知
作者登录
下载中心
在线办公
编辑审稿
主编审稿
专家审稿
订阅
纸质期刊
E-mail Alert
Rss
反馈
期刊动态
English
往期目录
关于期刊
期刊介绍
编委信息
出版道德声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期刊导航
当期文章
往期目录
专辑专刊
虚拟专题
特色栏目
MiniAccounts
中国化学印记
领域导航
下载排行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最新录用
作者中心
投稿须知
作者登录
下载中心
在线办公
编辑审稿
主编审稿
专家审稿
订阅
纸质期刊
E-mail Alert
Rss
反馈
期刊动态
新闻公告
More
图/表 详细信息
过渡金属催化剂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及催化机理研究
陈信, 王镜朝, 崔翔明, 周密, 王嘉楠, 延卫
化学进展, 2025, 37(
5
): 758-774. DOI:
10.7536/PC240713
图1
(a)锂硫电池充放电机理示意图;(b)典型的锂硫电池充放电曲线(放电平台: S
8
→Li
2
S
6
(2.4~2.06 V),Li
2
S
6
→Li
2
S(2.06~1.8 V);充电平台:Li
2
S→Li
2
S
8
(2.4~2.7 V))
本文的其它图/表
表1
过渡金属分类表
图2
过渡金属催化剂的分类及其在锂硫电池中的催化机理
表2
过渡金属催化剂应用于锂硫电池中的相关研究及电池性能汇总
图3
(a)异质结构材料STO@Fe的TEM图像,Sr、Ti、O、Fe元素对应的mapping图;(b)STO@Fe的时间电压曲线和原位拉曼等值线图;(c)SRR和SOR反应的催化机理示意图
[
52
]
;(d)Fe-N
3
C
2
-C的合成示意图;(e)Fe-N
3
C
2
-C、Fe-N
4
-C、Fe
2
O
3
和Fe箔的WT图;(f)含Fe-N
3
C
2
-C、Fe-N
4
-C、NC的Li-S电池在0.5 C下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
[
49
]
;(g)h-Mn-N-C改性隔膜的工作机理示意图和不同倍率下h-Mn-N-C催化剂的HAADF-STEM图像,(h)h-Mn-N-C对Li
2
S
6
的吸附能和(i)不同催化剂的CV曲线
[
55
]
图4
(a)SA-Cu@NCNF作为Li-S电池载硫体的合成过程示意图和Li
2
S的沉积/解离过程;(b)SA-Cu@NCNF/S的充放电曲线及相应的原位XRD等高线图;(c)CNF、NCNF和SA-Cu@NCNF电极Li
2
S的恒电位沉积曲线
[
62
]
;(d)S-CNTs/Co的合成过程示意图;(e)CNTs和CNTs/Co对Li
2
S
6
的静态吸附实验;(f)CNTs/Co吸附的Li
2
S
6
和原始Li
2
S
6
的S 2p高分辨率XPS光谱
[
66
]
;(g)ZnN
4
-NC的ACTEM;(h)ZnN
4
-NC的小波变换;(i)S@ZnN
4
-NC阴极在0.1 C时的原位XRD图谱
[
74
]
图5
(a)S@CuIr/NC样品的合成示意图;(b)S@CuIr/NC、S@Cu/NC和S@NC电极在0.1 mV·s
-1
时的CV曲线;(c)S@CuIr/NC、S@Cu/NC和S @NC电极在0.2 C时的恒流充放电曲线
[
46
]
;(d)Li-S电池中TiO
2
/Ru非均相界面上LiPSs的调节效应示意图;(e)TiO
2
-Ru@S和TiO
2
@S电极在0.2~4 C时的速率性能;(f,g)基于TiO
2
-Ru@S电极的Li-S电池在(f)放电过程和(g)充电过程中的原位拉曼光谱
[
77
]
;(h)Pd/OMC、Au/OMC、Pt/OMC、Rh/OMC、Ru/OMC和OMC催化电池在0.1 C电流密度下的恒流充放电曲线;(i)Li-S电池的穿梭常数
[
34
]
图6
(a)Mo@N-G合成示意图;对Mo@N-G/S电极在电池循环中的非原位XPS研究,(b)不同充放电状态下Mo@N-G/S电极,(c)不同充放电阶段下Mo 3d光谱,(d)不同充放电阶段下S 2p光谱
[
78
]
图7
过渡金属催化剂优化策略:(a)纳米结构化设计;(b)催化剂掺杂与改性;(c)过渡金属合金化;(d)催化剂外部包覆
AI
小
编
AI小编
你好!我是《化学进展》AI小编,有什么可以帮您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