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新闻公告
More
化学进展 2009, Vol. 21 Issue (01): 1-1   后一篇

• 中药研究专刊 •

中药研究专刊—前言

姚新生   

  1. 沈阳药科大学;暨南大学药学院
  • 收稿日期:2009-01-06 修回日期:1900-01-01 出版日期:2009-01-24 发布日期:2009-01-25
  • 通讯作者: 姚新生

Focus on Traditonal Chinese Medicine &mdash|Preface

  • Received:2009-01-06 Revised:1900-01-01 Online:2009-01-24 Published:2009-01-25
  • Contact: Yao Xinsheng

        在这本专辑中收载了我国一些在中药、天然药物领域工作多年的化学家以及药理学家对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的深刻见解。根据国家发展创新药物与推进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战略需求,他们结合各自多年工作的体会,从不同角度阐述如何继承与发扬传统中药的特色和优势,阐明中药科学内涵,推进中药现代化与国际化进程;如何从中药及天然药物资源出发进行创新药物研究的经验和体会。其共性都是关注历经千百年临床实践检验的中医药伟大宝库的资源如何研究开发才能得到合理利用与发扬光大,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世界各国发展现代医药产业的历史实践已经证明天然药物历来是创新药物研究的重要源泉。中国传统药物由于有着千百年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积累,从它出发进行创新药物研究开发更将是一条捷径,今天也依然如此。
        多数学者强调创新药物研究要取得成效,研究模式必须尽快实现从化学模式向生物学模式的转变过程。强调要借鉴和遵循国际上行之有效的创新药物研究的成熟经验和方法;强调要特别重视学习传统中药历经千百年临床应用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结合现代医学理念,在生命科学研究成就基础上,不断发现、改进和选择新的靶点,建立新的药效评价模型或者活性筛选体系;强调要以特定的药理活性为指标,选用建立在分子、细胞、酶、受体乃至基因水平上的先进活性筛选体系,从传统中药筛选和追踪分离其中的活性成分,并根据植物亲缘关系,从同科属它种植物中寻找含量高或者活性强、副作用小的成分;强调对分离得到的活性成分采用化学修饰及生物(酶、生物体) 转化方法,进一步增加和丰富化合物的多样性,获取高效、低毒的活性化合物;强调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计算机模拟技术、受体配体垂钓技术等,提高新化合物以及新靶标的发现效率等等。
        此外,不少学者更为关注保持和发扬中国传统医药的特色和优势,注意坚持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即通过采用现代科学方法揭示中药通过多组分、多靶点防治疾病的作用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阐明中药的科学内涵,并在研究基础上大幅度提升中药产品的质量,使之既能保持传统中药具有的多组分对人体多靶点协调、综合作用的特点和优势,又能使其达到作为药品必须具备的“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的质量要求。
        中药现代化模式可以多种多样,不可能拘泥于一种模式,更不可能用一种模式统帅一切,只能让实践来做出回答,让历史来做出结论,但是总要与时俱进。中药现代化当前首要的任务是推进中药产品从原料、半成品到最终产品的标准化过程。这大概是推进和实现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前提。而且一切研究成果的最终评价还是要看临床疗效和质量监控是否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切实改进和真正的提高!
        专辑中各位学者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自己工作实践中的体会,虽不一定全面,但却大体代表了目前国内在这一领域中的工作特色和主流发展趋势。衷心地期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并对推进中药现代化、国际化以及创新药物研究进程起到积极的作用。

中图分类号: 

()
[1] 叶敏,果德安. 关于中药质量控制与体内代谢研究的思考[J]. 化学进展, 2009, 21(01): 100-105.
[2] 辛显双,朱庆山.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电池稳定性分析*[J]. 化学进展, 2009, 21(01): 227-234.
[3] 刘元海,王永健,于奡,张鑫锐,李久虹. 溶液相有机化合物pKa的量子化学计算*[J]. 化学进展, 2008, 20(09): 1241-1250.
[4] 李新,张维萍,李秀杰,刘盛林. 多相催化剂上烯烃交叉歧化反应*[J]. 化学进展, 2008, 20(0708): 1021-1031.
[5] 柴欣生,付时雨,莫淑欢,万顺刚,朱俊勇. 静态顶空气相色谱技术*[J]. 化学进展, 2008, 20(05): 762-766.
[6] 李小兵,廖世军. 燃料电池用填孔型质子交换膜*[J]. 化学进展, 2008, 20(05): 767-770.
[7] 张文强,于波,陈靖,徐景明. 高温固体氧化物电解制氢技术*[J]. 化学进展, 2008, 20(05): 778-788.
[8] 程长建,葛蔚. EMMS模型中噎塞判据的进一步分析*[J]. 化学进展, 2008, 20(04): 620-624.
[9] 胡金锋,Gary R.Eldridge,余亦华,Mark O’Neil-Johnson. 高通量天然产物化学和毛细管核磁共振探头技术的应用*[J]. 化学进展, 2008, 20(04): 429-440.
[10] 郑尧,周嵬,冉然,邵宗平. 钙钛矿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材料*[J]. 化学进展, 2008, 20(0203): 413-421.
[11] 葛磊,冉然,蔡锐,邵宗平. 固体酸燃料电池*[J]. 化学进展, 2008, 20(0203): 405-412.
[12] 文晓艳. 改性碳纳米管气体传感器*[J]. 化学进展, 2008, 20(0203): 260-264.
[13] 柴凤兰,王向宇,陶京朝. 手性席夫碱配合物用于催化不对称环氧化*[J]. 化学进展, 2008, 20(0203): 300-311.
[14] M.G.Finn,Hartmuth C.Kolb,Valery V.Fokin,K.Barry,Sharpless(著),张欣豪,吴云东(译). 点击化学--释义与目标[J]. 化学进展, 2008, 20(01): 1-5.
[15] 曾春梅,韩书华,闫欣,于小娟,车红卫,赵效洪. 有序介孔二氧化硅/聚苯胺复合物[J]. 化学进展, 2008, 20(01): 26-32.
阅读次数
全文


摘要

中药研究专刊—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