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
通讯作者:
Online: 2019-10-15
本文引用格式
范维澄, 翁文国.
国家安全学是一门综合性新兴学科,是国家生存发展和维护主权的前提。国家安全分对内和对外两个职能:对内是保护国家内部的安定和团结;对外是保障国家免受外来的入侵,从而保持国家独立。一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主权地位的不动摇,是国家安全最根本价值的体现。
国家安全的提法由来已久,但对于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特殊的含义。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其内涵和外延均不断深化和扩展。中国新安全观的提出是与时俱进的国家安全理论的重大创新,对于维护亚太地区和国际社会持久和平与稳定、推动新型国家之间关系的确立以及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应急管理是针对安全事件,应用管理、科学与技术等手段,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管理活动,是一个典型的复杂巨系统。
世界各国学者在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中的管理科学问题的各个方面,即安全系统中的复杂性、全过程安全事件风险管理与应对、国家安全管理与危机管控、突发事件应急决策等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与应用工作。然而,由于我国政治体制与中国国情与其他国家差别较大,许多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中的管理理论与方法未必适用于我国,另外不断产生的安全事件也为传统的管理科学带来新问题。现有的研究成果还不足以充分准确描述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中的一些管理基础科学问题。
国内外有关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关注焦点归纳如下。
(1)物理-网络-心理三元空间耦合规律研究
安全事件的发生、发展、演化是一个动态过程,安全系统中的实时情景动态感知可以为应对工作中判断安全事件规模、评估资源需求并进行指挥调度等提供依据。多源信息集成与融合是实时情景感知的核心基础问题,目前的研究主要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知识空间内数据的集成与融合,二是不同知识空间之间的相互集成与融合。这两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为了实现多源异构数据的融合和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的集成。针对物理-网络-心理空间数据集成的研究尚处于空白阶段。总体来看,在安全系统中针对物理、网络和心理三个空间的情景感知和数据集成方法已经发展的比较完善,在理论基础、技术支撑和应用研究方面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目前各层面的研究比较独立,针对物理-网络-心理交叉融合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而针对三个层面的综合集成尚鲜有研究,整体情景态势感知在领域覆盖度、实时性和可扩展性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了满足安全系统中的实时情景动态感知需求,当前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物理-网络-心理三元空间耦合规律,以及基于物理-网络-心理三元空间数据集成与融合的方法,通过加强物理-网络空间融合,建立社会传感网络和心理地理信息系统来提高整体态势感知的实时性。
(2)多主体多层次多环节的协同管理
2003年“非典”之后,我国形成了以“一案三制”为核心的应急管理体系。“一案三制”集中了现代突发事件管理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体现了突发事件生命周期研究、组织理论研究、行为分析研究、案例研究等前沿探索的多项重要原则,在实践方面表现出反应速度快、动员能力强、应对效果好等优势。2013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标志着我国建立起了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体制,强化了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领导。
我国当前的应急管理体系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包括过度动员、部门协调困难、社会力量薄弱、地区资源分配不均、应急协调机制脆弱等问题。这些问题反映出优化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与管理流程的重要性。一些发达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采取了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共同应对的方式,构建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综合应急管理体系,包括非政府组织、工商企业、红十字会、教会、志愿者组织等。我国的突出问题表现为政府自上而下的单向决策占主要地位,而来自底层的信息传递以及通过政府和公众双向互动的决策模式缺失,在决策和应对流程上缺少了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和互动环节。整体来说,我国需要改变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主要依靠政府力量的现状,应该把民间力量通过恰当的方式引入到危机应对的流程中来,以多主体参与的形式进行安全事件管理,这些目标都需要通过多主体多层次多环节的协同管理得以实现。
(3)安全事件情景构建理论与方法研究
由于安全事件呈现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问题,为了有效地预防与应对安全事件,必须加强管理,而采用“情景-应对”的理论与方法,提前开展战略性研究,是国内外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学界近年来提出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手段。
安全事件情景构建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和趋势主要有:非传统安全事件的情景构建和推演;通用性的安全事件情景描述语义和方法;通过历史案例研究从历史情境到未来情境的演变规律;基于“数据融合-模型推演-案例推理-心理行为规律”的综合集成分析,构建安全事件应对的复杂“情景”,以实现基于“灾情-应对-心理”综合态势图的情景推演和决策支持等。
(4)风险管理理论与评估方法研究
近年来,风险管理理论已经应用于各种类型的国家安全危机事件与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对。国内外在风险管理理论与评估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关于安全事件风险辨识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致灾因子分析方面,基本思路是通过概率统计的方法,基于研究区域地理特征、历史灾情、暴露要素等,分析致灾因子发生的概率和重现期等统计规律,预测某一强度的致灾因子在何时何地发生等。在安全事件危险性评估研究中特别关注原生事件演化出的一系列新的次生、衍生事件形成的危害性极大的链式效应,并可能产生国家安全危机事件等。
目前学术界对于应急能力评价的研究大多仍以单项灾种为主,其中包括城市防震减灾能力评价方法,地震应急准备能力评价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府应急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气象服务保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洪灾地区救灾防病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城市水安全应急保障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等。这些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考虑了信息获取能力,决策指挥能力,资源保障和配置,应急队伍与装备等方面的因素。风险辨识相关的研究多是针对单一致灾因子,如地震、洪水、台风等,对于多致灾因子综合作用方面的研究并不多,而且基本上仅形成了框架或处于定性、半定量研究阶段。风险沟通的研究主要涉及风险沟通的内容与原则、步骤与渠道等方面,强调说服和教育公众的单向的沟通。关于公众心理对于风险沟通的影响、考虑人们有关风险的主观认知和判断等方面研究不多。
(5)综合研判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近年来,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发展和支撑下,大量的案例和情景可以采用二维及更高维度的数据形式进行监测记录和组织管理,数据存储量级也从PB级向ZB级迈进,随之兴起的基于大数据科学的管理模式和方法体系成为当前时代最重要的科技变革之一,以多学科交叉、宽领域融合为特点的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学科也面临新的形势和机遇,尤其是海量数据挖掘及人工智能等学科的发展,为综合研判相关基础科学和管理方法的新发展提供了变革契机。
国外利用数据科学与信息技术积极研发具有综合研判功能的应急管理平台系统,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我国在“十一五”期间设计研发了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实现了应急平台基础数据、空间数据、预案、案例等基本内容的入库,支撑了各级政府应急平台的建设和运行,已在实际应急管理工作中发挥作用。但目前国家应急平台体系数据库内容尚不完善,无法为应急管理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撑,严重制约了国务院应急平台及各级应急平台作用的充分发挥。现有案例大量存在结构不好、可用性不高等问题,对应急研判、决策和培训演练的支持较弱,缺乏案例动态化、可视化、实用化技术及其推理应用系统。国务院应急平台尚不能有效弥补部门专业研判之间存在的缺口,缺乏有效的衔接机制和技术,难以全面综合研判。
在综合研判的基础研究层面,国内外都面临着海量数据处理困难、灾情复杂机理不明、资源交叉汇集无序、关系解析分散孤立等基本问题,容易迷失在海量数据中,混淆或割裂安全事件中的整体局部、主要次要关系。多源综合信息数据库的整合与管理、深度挖掘与智能研判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仍然欠缺。
(6)国家安全战略与政策问题研究
国家安全战略近年的研究进展与趋势主要包括:国家安全智库的设计与运行机制、国家安全战略的方针、原则与构成要素;国家安全战略能力与具体模式;国家安全战略领导体制与管理;国家安全战略决策体系与实施框架;大国关系、周边环境与国际安全机制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大数据时代下国家安全战略机制等等。
(7)国家安全危机管控理论、方法、制度与对策研究
国家安全危机管控目标是要建立一套综合、高效、实践性强的危机管理体系,持续有效地保障国家安全和人民安全。就中国而言,国家安全危机管理体系建设的核心是通过发掘适应我国国情的创新危机管理理论,构建和完善国家安全危机决策机制。1990年代以来,尤其在“9•11”事件以来,世界各国政府和学术界开始从更多角度、更深层次对危机管理理论展开了综合和系统研究,其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人类社会危机现象的成因、社会危机预警和防范的可行性、社会冲突与危机发生的关系、政府控制危机的途径和方法以及经济全球化与转型国家社会危机发生率的关系、转型国家面临的危机困境、社会政治转型与政权合法性危机等一系列课题。在研究的重点上,更加侧重于危机控制途径与方法、危机控制过程中的信息化管理、危机管理模型的设计以及危机管理体制与机制和法制建设等等。在综合、动态的危机管理研究方面,涌现了诸如危机周期理论、危机管理钻石模型理论和系统理论的研究成果,对各国构建和完善自身的安全危机决策机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国内的大量学者也对危机管理的机制与制度建设作了研究,例如通过时间序列分析、组织行为分析、决策过程分析三个角度对我国转型期现代危机管理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深入的展开。但总体来说,目前我国在危机管控理论上主要依托国外的研究经验,鲜有针对国内新形势的理论创新;并且对政府危机管理的法治化、政府危机管理中的责任传递机制、组建具有针对性的危机管理指挥系统等方面的研究严重不足。
国家安全危机管理体系评估的核心是对政府危机管理能力的评估。在国外危机管理能力评估中,有显著指导意义的包括实现危机管理能力评估定量化的脆弱性分析模型、标杆评价技术,以及危机管理能力评估过程的八个步骤的金字塔理论,即定义可能风险、界定行为标准、定义评估参数、定义对象评估方法、评价方法初步测试、评估工具整合、评估等级、开发计算系统等。长期以来,我国危机管理以分类管理为主,绝大部分评估研究尚不能与实践产生很好的呼应,缺乏对我国政府危机管理能力评估机制的研究。
(8)国家安全管理支持技术的基础问题研究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家安全形势和安全危机,及时、充分获取海量、多样、快变的国家安全数据,系统全面感知国内外涉及我国国家安全的有价值的信息,对于国家安全态势动态评估和决策管理意义重大。这方面的基础科学问题主要包括国家安全情报集成与管理、情报分析与综合研判以及危机应对。
国际上关于情报集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情报集成系统和平台的研究上,国内关于国家安全情报集成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研究集中于开源情报的获取。对跨模态、跨时空的多源情报进行信息融合、风险识别、风险评价、综合决策,实现科学预测和准确判定的关键在于动态情报采集和情报智能处理,并广泛应用于国家安全管理的各个方面。国内的研究才刚刚起步,主要是基于多源传感器数据融合和数据挖掘,围绕网络安全态势评估、大规模网络预警等来开展的。国内的研究还存在诸如实时性不强、数据源单一等问题。
(9)监测预测预警基础问题研究
实时、准确的突发事件信息获取、预测分析和预警发布是有效支撑应急预防与应对、应急保障等应用的关键。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数字化技术等的发展,建立以计算机为核心的自动化监测预警体系是当下国际普遍的应用模式。一些发达国家凭借在传感器研制、网络传输、信息处理领域的优势,能够获取更加丰富、精度更高的监测信息,监测系统的运行更加可靠。在一些全球尺度的灾害监测预警领域,美国等发达国家凭借其标准化引领和科技优势一直走在世界前沿。在监测预测预警方面,当下国际上流行的途径主要涉及自适应传感器网络,基于RFID的物联网,大数据预测,情报搜集与分析,综合预测等。监测预测预警研究的基础性问题主要包括立体化监测监控体系,多源监测监控信息融合分析与综合展现,多灾种跨领域预测预报模型,突发事件动态预警分级方法,全天候高覆盖突发事件预警发布机制等。
(10)应急决策理论与方法研究
由于突发事件具有低频率、瞬发性和高度不确定性,使得应急决策中存在着历史经验和数据缺失、决策评价函数难以构造、决策时间严重受限等约束条件。突发事件的理论和研究起步相对较晚,目前已有的应急决策理论与方法可以概括为四大类:基于数据统计和解析模型的决策方法,基于模拟仿真的决策方法,基于知识和经验的决策方法,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决策方法。发达国家的应急管理研究与实践十分重视案例研究,美、英等国家的应急部门都建有案例库,案例已应用到处置突发事件中。针对突发事件的系统特征,学者们开始采用复杂系统理念和方法解决应急决策问题。20世纪以后,国内学者借助多智能体仿真技术开始构建人工社会系统,基于对人工社会的计算试验进行决策的分析与评价。
我国的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基础研究总体水平处于国际先进集团,某些点上结合我国国情特点,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总体超越发展中国家水平,但总体和国际领先水平差距较大,特别是基础研究成果向领先优势技术转化的能力较弱。近年来我国学者在应急决策理论与方法、非常规突发事件下的人群疏散、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基础等研究主题上取得了创新性的成果。在应急决策理论与方法方面,我国学者提出突发事件“意外情境建模”,基于组织理论的我国应急决策组织模型等,在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Decision Support Systems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一系列论文。在非常规突发事件下的人群疏散方面,构建人群疏散微观和宏观模型,研发大范围人群疏散软件,为非常规突发事件下人群疏散疏导、大型活动人流安全控制提供技术手段。在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基础问题方面,在公共安全三角形理论框架,国家应急平台技术原型系统研制,以事件链、预案链为基础的综合预测预警,应用软件和多方协同等方面具有特色。相关成果在国务院、各省市、部门和企业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我国政府应急管理能力,提升了处置突发事件的整体效率。在我国政府应急工作的防范事件风险、缩短决策时间、综合协调应急资源、优化调度救援力量、增强应对科学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成果获得了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进入新世纪以来,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中华民族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国家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全新的、复杂的国际国内问题。在国家安全领域仍面临着主权独立、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基本政治制度稳定、民族核心价值观、自主发展、内部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威胁和不确定性因素,潜藏着如中美对抗、中日危机、台海局势、边境危机、经济危机、能源危机、社会危机等重大安全危机隐患,凡此种种,无不冲击着中国国家安全,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和现代化事业的成败,影响国家和平发展进程。如此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对我们的国家安全危机管理研究与实践提出了全新的挑战:迫切需要建立覆盖全国的公共安全治理体系,要进行与国家安全战略与政策和应急管理体制机制相适应的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的顶层设计,要在信息融合的情景构建基础上,实现对安全事件风险管理全面综合评估和精细定量评估相结合,建立健全国家安全智库与危机管控机制,实现基于复杂条件、可动态优化的监测预测预警应急决策机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