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宇宙之博大 察万物之精微

反映世界科学发展态势的学术期刊

科学观察, 2019, 14(1): 64-66 doi: 10.15978/j.cnki.1673-5668.201901007

科学前沿

领导科学与组织行为学

张志学,1, 施俊琦2, 刘军3

1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北京 100871
2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广州 510275
3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北京 100872

通讯作者: E-mail:zxzhang@gsm. pku. edu.cn

Online: 2019-09-20

PDF (1162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收藏本文 推荐给朋友

本文引用格式

张志学, 施俊琦, 刘军. 领导科学与组织行为学[J]. 科学观察, 2019, 14(1): 64-66 doi:10.15978/j.cnki.1673-5668.201901007

领导科学与组织行为学研究组织中个体、群体行为现象与规律,并解释、预测与管理组织中各主体的行为。以研究组织情境下的个体行为为基础,进而探究群体行为、组织行为的规律。领导学与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综合交叉学科,与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及经济学等密切相关。在分析人的行为背后,既要考察其“经济人”特性,又要考察其“社会人”甚至“管理人”的特点。领导学主要关注的是领导行为和领导效能,以及领导对于下属心理、态度及行为的影响。

组织行为学起源于20世纪初,于1940年代末、1950年代初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这门学科应用性较强,其产生与发展源于实践需要和科学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泰勒提出的科学管理理论使生产率大幅度提升;1930年代,著名的“霍桑实验”将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引入管理领域,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强调组织中的人应该是“社会人”,为组织行为学奠定了基础。随后,人们又开始研究群体问题,研究领导、员工、群体行为如何提升工作效率及如何构建员工与组织间的良好关系,领导科学与组织行为得到学者们的重视。

目前国际上领导科学的研究(包括中国学者的学术贡献)集中围绕领导力展开,即探索组织中不同类型的领导(个体或团体)行为特征及其对组织的影响。相关的热点研究领域包括一下几方面。

(1)领导者及其领导力主要研究不同类型的领导行为特征及其对组织的影响。其中,变革型领导、魅力型领导、整合型领导、领导有效性、真诚领导、政治领导、家长式领导、授权型领导、交易型领导、辱虐型领导的形成、特质、情绪与心智、行为、决策及其影响力被广泛关注。

(2)团队/集体领导力聚焦在组织的领导群体行为及其决策对组织绩效的影响。热点方向包括探讨CEO与高层团队深层次的特性(如价值观、性格等)对于企业的影响、集体领导、授权/交易/合作或群体行为、决策过程、有效性及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如领导–成员交换一致性(LMX congruence/agreement)和领导–成员交换的组内差别(LMX differentiation)等。

(3)领导力发展的理论创新。(i)Morgeson等人将功能型领导理论(functional leadership theory)引入到团队领导力研究中,从领导力的位置维度和正式性维度划分了四类团队领导力:内部正式型领导、外部正式型领导、内部非正式型领导和外部非正式型领导,对团队策划任务和任务过渡及团队任务执行两个阶段,提炼了15个维度的团队领导力功能。(ii)多团队系统中的领导力(leadership in multi-team system)。在许多组织中出现的多团队(有时可能是跨组织的)系统主要是应对需协调多方力量的紧急性事件。这些任务通常都极富挑战性,需要许多之前并不相识的、掌握多种技能的、处于不同领域的团队通过合作协调来完成任务。这个团队网络有共同的目标,且团队间是互相依赖的。多团队的领导角色在高于个体、单一团队水平但又低于组织水平的单元内发挥协调作用,促进任务的完成。Zaccaro等人给出了多团队系统领导力的一个关键性功能:促进多团队系统中各组成团队之间的相互融合。Lanaj等人发现,集中的(centralized)领导结构比分散的(decentralized)的结构更利于多团队系统的任务表现。(iii)共享领导力的网络结构(Network perspective on shared leadership)。对共享领导力结构的研究的创新体现在借鉴网络理论和方法来研究这一现象。DeChurch等人(2012,2014)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在多团队系统中共享领导力结构的量化指标。Contractor,DeChurch,Carson,Carter和Keegan(2014)等归纳出共享领导力,或集体型领导(collective leadership)的三个主要特征并用网络分析法构建了集体型领导三个关键维度(成员集中性、角色多重性以及时间稳定性)模型,描述出团队中的哪个个体在哪个时间扮演了何种角色。

有关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如下领域:(1)个体动力机制主要探讨个体动机、情绪、自尊及激励等;(2)员工主动性行为主要探讨组织公民行为及其对个人/组织的绩效考核、缺勤、离职、组织效率和顾客满意度的影响等、建言行为等;(3)组织氛围主要探讨组织公平、组织情绪及文化等对绩效、组织承诺和组织公民行为,公平的前因和公平的决定因素,如何提升家庭工作平衡及平衡对健康、心理契约公平感、职业发展和组织绩效的影响等等;(4)工作团队主要探讨团队构成、合作机制、团队满意度、团队冲突、信任以及提高团队绩效、团队创新和团队效率的前因变量、调节变量和中介变量等,如团队内部多样性(diversity)、团队知识共享、团队学习及创造力等;(5)个体认同机制(含道德认同等)及恶性组织行为(包括辱虐管理、不文明行为、职场排斥等)等研究领域。

近年来,领导科学和组织行为学领域的方法与工具和研究范式上也在不断创新:(1)方法与工具创新的典型代表是(i)整合的多层模型分析方法,该方法将中介关系的估计整合在一组方程中进行,提供更准确的点估计值。这种多层结构方程模型(MSEM)可将体系中的任意变量指定为潜变量,且在模型拟合度的解释上也更有实际意义。(ii)引入贝叶斯分析法解决多水平模型中小样本或复杂结构型数据的统计推断问题,使方差估计结果更为有效,尤其对部分分组的多水平数据进行处理是更为可靠的。(2)新的研究范式如计算模型范式被越来越多的学者应用到微观组织行为的研究中。典型的有(i)系统动力学范式(system dynamics)应用于组织科学中的动态、复杂性现象的研究。(ii)基于主体建模(agent-based modeling)范式,通过直接、动态和时间敏感的动态模拟对组织内自下而上的多水平聚合型现象的动态过程展开研究,具有很大的优势。

近年来,国内领导科学与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取得了不俗的进展,学术氛围呈现欣欣向荣的态势。表现在:(1)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紧跟国际学术前沿并取得一些创新性成果,产生一定影响,国际顶级期刊如AMJ、AMR、ASQ、JAP、OS发文量逐年增加;(2)关于中国情境和中国问题的研究引领了国际学界主流;(3)有一定影响的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研究团队形成;(4)培养了一批国际视野的博士生在学界崭露头角。

在领导科学领域,我国学者结合本土特色对变革型领导、魅力型领导、家长式领导、交易型领导和辱虐型领导的形成、特质、行为与决策模式的研究以及对集体领导、群决策的研究,丰富了领导学的理论。提出复杂领导理论(complexity leadership)。该理论认为,领导力产生于复杂的系统,该系统中动态且不可预见的因素发生交互作用,进而产生一系列结果变量(包括知识扩散、学习及创新等),因而,需以复杂动态系统视角来研究领导力(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

在组织行为学领域,我国学者紧跟前沿与热点问题,在创造力方向揭示了个人、团队、组织的创造力内涵并探讨了三者之间的传导机制、构建了理论模型并探索出了更多的个体因素与情境因素,包括个体创造力自我效能、奖励制度、网络结构及领导的垂滴效应等(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在信任/不信任机制研究、组织公民行为以及家庭工作生活平衡领域,结合东方文化与中国情境的研究(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以及团队与组织的知识共享、组织学习机制、组织变革与创新、建言和离职等方向的研究探索,建立了团队知识传播机制与创造力模型、组织演进式变革模型、组织氛围对创新的影响机制、积极建言与组织绩效、个体有意工作行为理论和个体行为的动力机制等(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理论创新成果在国际顶级或重要期刊发表。

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来,国内学者十分关注基于中国管理实践的理论创新研究,在领导科学和组织行为学领域都有了可喜的进展:基于中国问题和特色、或嵌入中国情境的领导理论、组织变革与创新理论、组织学习等初步研究成果已经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关注,国际合作研究态势形成。

当前,国际上领导科学和组织行为学的重大理论创新研究无一不是建立在立足行为研究的范式、以跨学科的视野和方法,关注重大的社会现象并开展严谨的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而且,这些理论创新对实践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这种趋势启发我们,欲以学术贡献而达国际前沿并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就必须关注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从中敏锐地发现适合本学科研究的问题,并以严谨且有创造力的方式和科学的方法去开展研究。此外,别无他途。因此中国学者未来几年应在以下方面发力。

(1)发挥优势,推进有关领导效能、个体、团队与组织创造力与创新、个体有意工作行为(purposeful work behavior)及跨文化等方向的深入研究和理论创新。(i)在领导力的研究上,关注复杂多变、知识驱动的经济环境,以复杂动态系统视角来研究领导力,深化复杂领导理论研究,力争在领导效能和领导力适用情境的探索中做出贡献:如研究我国宏观环境对领导力的塑造、对领导力与组织结果变量的调节、以及对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均非同以往的新生代员工的领导力等。(ii)在组织行为学的研究领域,在个体、团队创造力与创新等领域开展系统、多层面、整合内外因素视角、面向动态过程的研究;关注动态文化理论和中国情境特征与中国式问题的跨文化研究;完善我国学者给出的“个体在组织情境中行为的分析框架”并构建理论体系,等等。

(2)在研究方法与范式上,采用更多元、前沿的方法或范式来研究问题。综合运用多类型(包括文献回顾、实证研究、元分析及理论研究等)、多研究、多方法(如同时应用扎根理论等质性研究及统计分析等定量研究)、多样本、多层级(跨个体、团队或组织层面)的研究范式;基于移动通讯工具的经验抽样(experience sampling)的研究方法;借鉴语言学中的话语分析、社会学的社会网络分析、心理学中的实验设计和人类学中的民族志等从多角度分析组织中的主体行为;注重以员工为中心和动态性的研究,提倡自下而上的理论构建。

(3)跟随时代步伐,关注社会组织中的重要现象,发现适合本学科研究的问题。(i)信息技术发展、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大企业团队化的组织变革、互联网经济中组织和个体行为的特点与效率、虚拟工作团队以及远程合作模式、信息资源分散流动情景中的领导力形成等,将是组织行为与领导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ii)中国经济“换挡期”新问题带来的有关工作的动力机制和如何激发和引导人类建立更终极、更高尚的生活和工作追求的深层探讨,成为极具挑战性的基础问题。(iii)跨界创新越来越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有关企业组织的创新模式、知识管理以及知识型员工创造力来源等的研究也极具理论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