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宇宙之博大 察万物之精微

反映世界科学发展态势的学术期刊

科学观察, 2018, 13(5): 1-20 doi: 10.15978/j.cnki.1673-5668.201805001

研究论文

天文学十年:中国与世界——基于2005-2014年WoS论文的文献计量分析

翟琰琦1, 岳婷1, 龚旭2, 孙粒2, 杨立英,1,*

1.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北京 100190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政策局 北京 100085

Astronomy 2005-2014: China in the World

Zhai Yanqi1, Yue Ting1, Gong Xu2, Sun Li2, Yang Liying,1,*

1. National Science Library, CAS, Bejing 100190, China
2.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Bejing 100085, China

通讯作者: * E-mail: yangly@mail.las.ac.cn

基金资助: ☆ 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政策局软课题研究项目《天文学学科发展态势评估:2005–2014年》成果.  L1422059

Corresponding authors: * E-mail: yangly@mail.las.ac.cn

Online: 2018-10-15

摘要

该文对2005–2014年中国与世界天文学SCI论文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从研究规模、学术影响、学科地位、高被引论文、国际合作和分支学科布局等维度展开,旨在对中国和世界主要科技国家的研究实力进行比较,揭示中国天文学的发展态势和国际竞争力,为科研管理部门制定天文学发展战略以及相关学科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天文学 ; 学科评估 ; 文献计量 ; 重要成果 ; 国际合作 ; 学科布局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cords in Clarivate Analytics's Web of Science database, this paper uses bibliometric method to assess the development trends of astronomy in China and the world during 2005 to 2014. The paper analyzes the aspects of the research production, academic impact, disciplinary status,highly cited papers,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and disciplinary layout. The paper aims to compare the strength of China with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reveal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a's astronomy and it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provide references to astronomy policy formulation for Chinese government.

Keywords: astronomy ; disciplinary assessment ; bibliometric ; highly cited papers ;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 disciplinary layout

PDF (1720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收藏本文 推荐给朋友

本文引用格式

翟琰琦, 岳婷, 龚旭, 孙粒, 杨立英. 天文学十年:中国与世界——基于2005-2014年WoS论文的文献计量分析 [J]. 科学观察, 2018, 13(5): 1-20 doi:10.15978/j.cnki.1673-5668.201805001

Zhai Yanqi, Yue Ting, Gong Xu, Sun Li, Yang Liying Astronomy 2005-2014: China in the World[J]. SCIENCE FOCUS, 2018, 13(5): 1-20 doi:10.15978/j.cnki.1673-5668.201805001

1 引言

天文学是一门研究天体组成、结构及演化的学科,在人类认识自然、探索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1世纪以来,中国在天文学理论和观测研究、装置建设和相关技术发展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2016年,中国500 m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建成与正式运行,为提升中国天文学的国际竞争力奠定了重要基础。为了准确了解中国天文学发展的现状与潜力,有必要对中国以及世界主要国家的天文学发展态势进行分析,绘制天文学发展态势的“地貌图”,全面评估中国天文学所处的国际地位,为天文学学科发展战略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从科研产出的角度,以2005–2014年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的 Web of Science (缩写 WoS )数据库论文(简称SCI论文)作为样本,对中国与世界主要科技国家天文学的学科规模、学术影响力、高被引论文、国际合作、分支学科布局等方面展开分析,从一个侧面展示中国与世界的天文学发展态势。

2 产出规模与影响力

2.1 论文产出规模

论文是科研的主要产出形式,论文数量可以大体揭示出一个国家科学研究的规模。

美国是天文学领域SCI论文的产出大国,产出规模具有领先优势:2014年,美国天文学论文数量为5 055篇,是第2名德国的2.0倍,第3名英国的2.1倍。从论文世界份额的角度分析,2010–2014年,美国的论文数量占世界总数的47.9%;同期,其他国家的这一份额均未超过25%。

2005–2014年间,中国天文学领域的研究规模扩张迅速:论文数量由2005年的380篇上升至2014年的995篇,增长了1.6倍,增幅超过2005年和2014年论文数量均领先于中国的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2005–2014年中国的世界排名也由第12位前进至第7位,上升了5个席位。前后两个5年期相比,中国论文的世界份额也增长了2个百分点,从2005–2009年的5.9%增长到2010–2014年的7.9%。可以看出,尽管中国的产出规模仍然落后于美国、德国和英国等科技强国,但与自身相比,已经取得了显著进步(见图1表1)。

图1

图1   2005年、2014年天文学TOP20国家的SCI论文数量

注:TOP20国家的遴选基于2010–2014年SCI论文数量(见表1)。


表1   2005–2014年天文学TOP20国家的SCI论文数量(按2010–2014年论文数量排序)

国家 10年
总计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05–2009 2010–2014 份额
增量
排名
变化
论文数 世界份额 排名 论文数 世界份额 排名
世界 97256 8007 8851 8924 8759 9651 9615 10289 11125 11002 11033 44192 - - 53064 - - - -
美国 46869 3907 4284 4387 4109 4788 4829 4924 5377 5209 5055 21475 48.6% 1 25394 47.9% 1 ﹣0.7% 0
德国 19774 1339 1507 1591 1641 1869 2084 2257 2531 2469 2486 7947 18.0% 3 11827 22.3% 2 4.3% 1
英国 19422 1434 1646 1724 1601 1877 2071 2147 2237 2278 2407 8282 18.7% 2 11140 21.0% 3 2.3% ﹣1
法国 13507 941 995 1137 1100 1358 1543 1553 1643 1574 1663 5531 12.5% 4 7976 15.0% 4 2.5% 0
意大利 12449 956 1060 1139 1014 1226 1398 1362 1416 1412 1466 5395 12.2% 5 7054 13.3% 5 1.1% 0
西班牙 9490 583 649 727 726 904 1152 1101 1239 1185 1224 3589 8.1% 6 5901 11.1% 6 3.0% 0
日本 7548 494 573 665 708 783 760 832 908 903 922 3223 7.3% 7 4325 8.2% 7 0.9% 0
中国 6799 380 528 521 503 679 674 712 853 954 995 2611 5.9% 9 4188 7.9% 8 2.0% 1
加拿大 6892 424 518 559 570 650 805 819 854 850 843 2721 6.2% 8 4171 7.9% 9 1.7% ﹣1
澳大利亚 6322 417 480 424 479 550 573 747 858 891 903 2350 5.3% 11 3972 7.5% 10 2.2% 1
荷兰 6410 474 521 509 460 567 712 714 802 827 824 2531 5.7% 10 3879 7.3% 11 1.6% ﹣1
智利 5009 322 396 383 356 408 477 562 588 695 822 1865 4.2% 13 3144 5.9% 12 1.7% 1
俄罗斯 4718 392 392 431 431 445 439 541 489 568 590 2091 4.7% 12 2627 5.0% 13 0.2% ﹣1
瑞士 3934 283 283 316 273 372 463 470 484 457 533 1527 3.5% 14 2407 4.5% 14 1.1% 0
印度 3572 200 241 293 291 309 349 407 452 472 558 1334 3.0% 15 2238 4.2% 15 1.2% 0
比利时 2781 167 158 191 198 253 331 334 365 372 412 967 2.2% 18 1814 3.4% 16 1.2% 2
波兰 2853 210 233 231 245 281 305 332 328 332 356 1200 2.7% 16 1653 3.1% 17 0.4% ﹣1
瑞典 2356 153 156 145 169 217 334 278 303 270 331 840 1.9% 21 1516 2.9% 18 1.0% 3
韩国 2288 138 132 191 173 216 252 257 293 305 331 850 1.9% 20 1438 2.7% 19 0.8% 1
巴西 2340 154 188 185 201 203 212 262 252 317 366 931 2.1% 19 1409 2.7% 20 0.5% ﹣1

注:“排名变化”列中,正数表示进步的位次,负数表示退步的位次。

新窗口打开| 下载CSV


值得一提的是智利的天文学论文产出。凭借优越的地理条件所建设的天文观测设施的优势,智利入选了天文学论文TOP20国家排行榜。2014年智利共发表天文学领域SCI论文822篇,名列世界第12位,与荷兰、加拿大等国的论文数量相差不多(见图1表1)。

2.2 学术影响力

论文发表后的被引频次是评价学术成果影响力的基本指标,国家的被引频次总数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国家的整体学术影响力水平。

美国天文学SCI论文的学术影响力远超其他国家:2010–2014年,世界天文学论文总被引频次中的60%多来自美国。德国、英国的引文世界份额均高于30%,位列引文排行榜的第2、3位。对比前后两个5年期的引文数据可以看出,天文学领域TOP20国家的引文世界份额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特别是德国、英国、法国,其引文世界份额都上升了5个百分点以上。中国天文学SCI论文的整体学术影响力小幅提升:引文世界份额由2005–2009年的3.7%上升至2010–2014年的6.3%;但两个5年期中国的引文排名没有变化,均为世界第13位(见表2)。

表2   2005–2014年天文学TOP20国家的SCI论文的被引频次(按2010–2014年被引频次排序)

国家 10年
总计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05–2009 2010–2014 份额
增量
排名
变化
被引频次 世界份额 排名 被引频次 世界份额 排名
世界 2217594 302104 319951 299371 257686 269061 230174 201276 163433 111412 63126 1448173 - - 769421 - - - -
美国 1403916 187197 200011 193187 155769 169461 152087 131141 102235 71834 40994 905625 62.5% 1 498291 64.8% 1 2.2% 0
德国 597661 72032 71113 75019 64399 76074 70749 60130 49648 35214 23283 358637 24.8% 2 239024 31.1% 2 6.3% 0
英国 591046 64458 80567 76501 62940 72579 66369 63917 45615 33906 24194 357045 24.7% 3 234001 30.4% 3 5.8% 0
法国 386248 41331 44407 50575 38313 47514 51557 41004 31384 22426 17737 222140 15.3% 4 164108 21.3% 4 6.0% 0
意大利 335677 36838 40508 43280 34304 42016 44984 34668 25741 17153 16185 196946 13.6% 5 138731 18.0% 5 4.4% 0
西班牙 242637 24369 22262 24986 23847 29535 38555 28596 22108 13860 14519 124999 8.6% 7 117638 15.3% 6 6.7% 1
加拿大 244761 18982 30177 31210 24985 30327 30396 33274 18596 14200 12614 135681 9.4% 6 109080 14.2% 7 4.8% ﹣1
荷兰 199856 21942 24354 21806 18250 24221 26099 21261 16825 12169 12929 110573 7.6% 9 89283 11.6% 8 4.0% 1
日本 190181 19677 23049 24731 23182 24814 24061 17535 15739 11641 5752 115453 8.0% 8 74728 9.7% 9 1.7% ﹣1
澳大利亚 167426 19282 19144 16605 20289 19322 17714 19047 17345 12026 6652 94642 6.5% 10 72784 9.5% 10 2.9% 0
智利 135977 11463 15672 19625 12609 16472 13033 15871 11433 9134 10665 75841 5.2% 12 60136 7.8% 11 2.6% 1
瑞士 138654 15069 16105 17772 11991 17900 17854 13235 10900 7059 10769 78837 5.4% 11 59817 7.8% 12 2.3% ﹣1
中国 102098 7826 11097 10305 10382 14136 12884 11250 10918 8144 5156 53746 3.7% 13 48352 6.3% 13 2.6% 0
丹麦 67418 4123 5404 6506 4682 6456 8397 10746 5831 5010 10263 27171 1.9% 21 40247 5.2% 14 3.4% 7
瑞典 70424 6220 7310 6212 6609 10918 13545 6901 6583 3666 2460 37269 2.6% 16 33155 4.3% 15 1.7% 1
俄罗斯 78270 10590 9982 9781 7178 8174 6743 8188 5416 3660 8558 45705 3.2% 14 32565 4.2% 16 1.1% ﹣2
比利时 67669 5949 5191 6708 6360 12110 10150 7268 6101 4141 3691 36318 2.5% 17 31351 4.1% 17 1.6% 0
波兰 73132 8047 8297 8207 8398 9502 6934 7821 4537 3151 8238 42451 2.9% 15 30681 4.0% 18 1.1% ﹣3
印度 51875 4421 4519 4659 4691 6748 4987 6105 4027 3398 8320 25038 1.7% 23 26837 3.5% 19 1.8% 4
奥地利 42286 2682 2702 3036 2850 5845 9440 5707 5116 2642 2266 17115 1.2% 27 25171 3.3% 20 2.1% 7

注:“排名变化”列中,正数表示进步的位次,负数表示退步的位次。

新窗口打开| 下载CSV


国家的被引频次指标是从国家整体发文的角度来描述国家的学术影响力,受国家产出规模的影响较大。篇均引文指标描述了每篇论文的平均被引频次,可以消除论文数量对被引频次的影响,以揭示国家科研成果的相对影响力。

图2中主要国家的篇均引文对比数据表明:2010–2014年,加拿大天文学论文的篇均引文(26.2)位居TOP10国家的首位,其他科技强国(如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等)的指标“得分”都接近或超过20。中国论文的篇均引文为11.5,不仅低于上述科技强国,也未达到世界基准线(14.5)。

图2

图2   2010–2014年天文学TOP10国家的篇均引文与引用率

注:TOP10国家按2010–2014年SCI论文数遴选(见表1)。


在文献计量研究中,将发表之后未被引用的论文称为零被引论文;反之,被引用过的论文称为非零被引论文。引用率指的是非零被引论文数量占论文总量的比例。国家引用率描述了该国论文发表之后被引用过的论文份额。

图2同时列出了2010–2014年TOP10国家的篇均引文及论文引用率。可以看出,除中国和日本外,其余TOP10国家的论文引用率均在95%以上。日本的论文引用率为93.8%,略低于英国、法国、德国等主要科技发达国家,但高于世界基线(92.9%),中国天文学的引用率为89.8%,略低于世界基准线。

3 学科地位

本文中天文学的学科地位限定在国家层面,指对不同国家而言,天文学在国家整体学科体系中的位置。文献计量研究中,某学科的论文数量占本国全部论文总量的份额可以从产出规模的角度揭示出该学科的学科地位。本节将各国天文学SCI论文数量占该国SCI论文总量的份额作为测度该国天文学学科地位的指标。

图3列出了2005年和2014年TOP10国家天文学SCI论文的本国份额。2014年的数据表明,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和西班牙5个国家天文学论文的本国份额在2%以上,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和日本在1%~2%之间。中国的天文学论文占全部SCI论文的份额为0.4%,位列第10位,揭示出中国的天文学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较之其他国家处于相对弱势。2005–2014年,除中国外,其余TOP10国家天文学SCI论文的本国份额小幅增加或变化不大,而中国2014年天文学论文的本国份额较之2005年下降了0.2个百分点(见图3)。

图3

图3   2005–2014年主要国家天文学SCI论文的本国份额

注:主要国家为按2010–2014年SCI论文数遴选的TOP10国家(见表1)。


高被引论文数量占本国全部论文数量的份额,即高被引论文的本国份额可以揭示高被引论文产出的效率。效率高,说明该国用相对较少的论文产出了相对较多的高被引论文。由于高被引论文的遴选阈值为5%,因此5%可视为世界平均水平或基准线。

图4的数据揭示出:2005–2012年间,在中国的高被引论文数量迅速增加的同时,高被引论文的本国份额呈上升态势,由2.1%攀升至4.5%,之后的2013和2014年又下降至3.7%。与5%的世界基线相比,2005–2014年的10年间,中国高被引论文的本国份额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期,美国的高被引论文数量和本国份额都呈现稳步上涨的态势,2014年,美国高被引论文占本国论文的份额高达9%,远高于中国。

图4

图4   2005–2014年中国、美国天文学高被引论文数量及占本国论文份额


4 高被引论文

随着科研成果的海量剧增,科研成果质量的受关注度日益提升。科学的重大进展往往取决于为数不多的重要成果的巨大推动作用。除少部分超越同行认知范围的研究工作外,绝大多数重要成果在发表后能获得较高的同行关注度与被引频次。因此科研评价中常用被引频次来测度与评价成果的重要性。本文以被引频次居于前5%的SCI论文作为高被引论文的数据来源,分析各国天文学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出能力。

表3列出了2005–2014年TOP20国家5%高被引论文的数量及世界份额。数据表明:中国的天文学高被引论文数量从2005–2009年的69篇增长到2010–2014年的171篇,高被引论文世界份额由3.1%上升到6.2%。虽然中国的论文数量及高被引论文的世界份额均有所增长,但与位次靠前的国家相比,中国在高被引论文产出方面的进步幅度仍相对较小,因此,中国高被引论文的世界排名并未上升。2010–2014年,中国位列高被引论文排行榜的第14位。

表3   2005–2014年天文学TOP20国家的高被引SCI论文数量及世界份额(按2010–2014年高被引SCI论文数量排序)

国家 10年
总计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05–2009 2010–2014 份额
增量
排名
变化
论文数 世界份额 排名 论文数 世界份额 排名
世界 5004 406 447 456 449 490 490 524 564 570 608 2248 - - 2756 - - - -
美国 3721 293 328 337 318 342 380 409 405 452 457 1618 72.0% 1 2103 76.3% 1 4.3% 0
德国 1689 102 115 146 123 165 181 203 228 201 225 651 29.0% 2 1038 37.7% 2 8.7% 0
英国 1620 93 133 137 126 130 161 198 195 204 243 619 27.5% 3 1001 36.3% 3 8.8% 0
法国 1137 66 66 115 73 99 139 144 128 144 163 419 18.6% 4 718 26.1% 4 7.4% 0
意大利 862 51 59 63 59 81 111 111 99 87 141 313 13.9% 5 549 19.9% 5 6.0% 0
西班牙 662 30 23 40 40 50 91 106 85 78 119 183 8.1% 8 479 17.4% 6 9.2% 2
加拿大 696 24 56 42 46 51 81 116 89 85 106 219 9.7% 6 477 17.3% 7 7.6% ﹣1
荷兰 602 28 41 42 37 52 57 84 71 75 115 200 8.9% 7 402 14.6% 8 5.7% ﹣1
澳大利亚 483 30 29 24 43 32 52 55 70 74 74 158 7.0% 11 325 11.8% 9 4.8% 2
瑞士 434 21 32 43 26 37 46 48 55 46 80 159 7.1% 10 275 10.0% 10 2.9% 0
日本 441 24 33 34 46 41 52 48 56 54 53 178 7.9% 9 263 9.5% 11 1.6% ﹣2
智利 348 13 14 24 19 25 29 57 40 51 76 95 4.2% 12 253 9.2% 12 5.0% 0
丹麦 291 7 10 16 9 16 25 52 32 41 83 58 2.6% 16 233 8.5% 13 5.9% 3
中国 240 8 9 15 12 25 29 32 38 35 37 69 3.1% 13 171 6.2% 14 3.1% ﹣1
瑞典 200 10 10 12 8 19 33 21 23 26 38 59 2.6% 15 141 5.1% 15 2.5% 0
以色列 196 11 8 14 5 17 13 20 32 32 44 55 2.4% 17 141 5.1% 15 2.7% 2
波兰 192 7 13 14 17 12 12 34 21 18 44 63 2.8% 14 129 4.7% 17 1.9% ﹣3
比利时 177 11 6 8 8 21 27 22 24 18 32 54 2.4% 19 123 4.5% 18 2.1% 1
奥地利 143 2 2 3 4 19 32 16 25 17 23 30 1.3% 24 113 4.1% 19 2.8% 5
俄罗斯 167 13 10 16 5 11 12 24 13 17 46 55 2.4% 17 112 4.1% 20 1.6% ﹣3

注:“排名变化”列中,正数表示进步的位次,负数表示退步的位次。

新窗口打开| 下载CSV


5 国际合作

5.1 国际合作与自主研究

在科技发展日趋国际化的今天,国际合作已成为国家科技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发达国家要保持在科学前沿领域的领先地位,还是发展中国家要在原本较落后的起点上实现局部突破和跨越式发展,都有必要通过国际合作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以有效提升本国自主创新研究能力。本文基于SCI论文分析天文学领域各国的国际合作,同时挖掘本国自主研究的特征,希望能够为决策者制定有效的国际合作政策提供参考。

在文献计量研究中,国际合作论文是指署名国家超过一个的论文,自主研究论文指署名国家只有一个的论文。

2010–2014年,在天文学SCI论文总量不断增多的基础上(见表1),世界各国国际合作论文的数量均持续上升(见表4)。数据表明:2010–2014年,除印度等6个国家外,其余TOP20国家的国际合作论文份额都超过了80%,自主研究论文份额不足20%。其中,由于极佳的天文台台址条件,智利的国际合作论文份额最高,达96.9%。此外,由于欧盟一体化及地域接近等原因,瑞士、荷兰、瑞典、比利时、法国等国家的国际合作份额也都超过了90%。中国的国际合作论文份额为54.5%,在TOP20国家中仅高于印度,低于主要科技发达国家,位列TOP20国家的第19位。

表4   2005–2014年天文学TOP20国家的自主研究与国际合作论文数量与份额

国家 2005–2009 2010–2014
自主研究 国际合作 自主研究 国际合作
论文数 份额 论文数 份额 论文数 份额 论文数 份额
美国 7995 37.2% 13480 62.8% 7448 29.3% 17946 70.7%
德国 1187 14.9% 6760 85.1% 1233 10.4% 10594 89.6%
英国 1634 19.7% 6648 80.3% 1417 12.7% 9723 87.3%
法国 779 14.1% 4752 85.9% 782 9.8% 7194 90.2%
意大利 1122 20.8% 4273 79.2% 920 13.0% 6134 87.0%
西班牙 519 14.5% 3070 85.5% 590 10.0% 5311 90.0%
加拿大 440 16.2% 2281 83.8% 504 12.1% 3667 87.9%
荷兰 244 9.6% 2287 90.4% 248 6.4% 3631 93.6%
澳大利亚 377 16.0% 1973 84.0% 487 12.3% 3485 87.7%
智利 66 3.5% 1799 96.5% 98 3.1% 3046 96.9%
日本 1146 35.6% 2077 64.4% 1331 30.8% 2994 69.2%
中国 1302 49.9% 1309 50.1% 1906 45.5% 2282 54.5%
瑞士 145 9.5% 1382 90.5% 139 5.8% 2268 94.2%
俄罗斯 650 31.1% 1441 68.9% 810 30.8% 1817 69.2%
比利时 131 13.5% 836 86.5% 140 7.7% 1674 92.3%
波兰 260 21.7% 940 78.3% 232 14.0% 1421 86.0%
瑞典 100 11.9% 740 88.1% 101 6.7% 1415 93.3%
印度 635 47.6% 699 52.4% 1023 45.7% 1215 54.3%
韩国 195 22.9% 655 77.1% 247 17.2% 1191 82.8%
巴西 302 32.4% 629 67.6% 331 23.5% 1078 76.5%

注:TOP20国家按2010–2014年SCI论文量遴选(见表1),按2010–2014年国际合作论文数降序排列。份额指占本国份额。

新窗口打开| 下载CSV


从各国国际合作论文份额变化看:前后两个5年期相比,TOP20国家的国际合作论文份额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表明国际合作研究在天文学研究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其中,巴西、美国、意大利、波兰和英国是份额增加最多的5个国家,增量在7个百分点以上。中国2010–2014年的国际合作论文份额较之2005–2009年上升了4.4个百分点(见表4)。

以往的文献计量统计表明1:(1《中国基础研究国际竞争力蓝皮书2015》,http://ddl.escience.cn/f/GBWE.)与全部SCI论文相比,高被引论文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国际合作,天文学的高被引论文国际合作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特征。2010–2014年,TOP20国家的高被引论文的国际合作论文份额均高于同期全部SCI论文的国际合作份额。除中国、日本、美国外,其余TOP20国家的高被引论文国际合作率均高于95%。其中,奥地利的国际合作率为100%,即全部高被引论文均通过国际合作方式完成。美国的高被引论文国际合作率为75.2%,在TOP20国家中最低,表明美国的高影响力论文对国际合作的依赖度低于其他国家。中国的高被引论文国际合作份额为94.2%(见表5)。

表5   2005–2014年天文学TOP20国家高被引SCI论文的自主研究与国际合作数量与份额

国家 2005–2009 2010–2014
自主研究 国际合作 自主研究 国际合作
论文数 份额 论文数 份额 论文数 份额 论文数 份额
美国 501 31.0% 1117 69.0% 522 24.8% 1581 75.2%
德国 52 8.0% 599 92.0% 52 5.0% 986 95.0%
英国 59 9.5% 560 90.5% 44 4.4% 957 95.6%
法国 30 7.2% 389 92.8% 28 3.9% 690 96.1%
意大利 29 9.3% 284 90.7% 14 2.6% 535 97.4%
西班牙 7 3.8% 176 96.2% 6 1.3% 473 98.7%
加拿大 15 6.8% 204 93.2% 17 3.6% 460 96.4%
荷兰 16 8.0% 184 92.0% 5 1.2% 397 98.8%
澳大利亚 13 8.2% 145 91.8% 9 2.8% 316 97.2%
瑞士 10 6.3% 149 93.7% 6 2.2% 269 97.8%
智利 1 1.1% 94 98.9% 3 1.2% 250 98.8%
日本 16 9.0% 162 91.0% 18 6.8% 245 93.2%
丹麦 2 3.4% 56 96.6% 1 0.4% 232 99.6%
中国 3 4.3% 66 95.7% 10 5.8% 161 94.2%
瑞典 2 3.4% 57 96.6% 4 2.8% 137 97.2%
以色列 3 5.5% 52 94.5% 6 4.3% 135 95.7%
波兰 1 1.6% 62 98.4% 1 0.8% 128 99.2%
比利时 5 9.3% 49 90.7% 1 0.8% 122 99.2%
奥地利 1 3.3% 29 96.7% 0 0.0% 113 100.0%
俄罗斯 4 7.3% 51 92.7% 3 2.7% 109 97.3%

注:TOP20国家按2010–2014年SCI高被引论文量遴选(见表3),按2010–2014年国际合作论文数降序排列。份额指占本国份额。

新窗口打开| 下载CSV


5.2 国际合作中的主导地位

前文从国际合作论文数量占本国论文的份额的视角,揭示了各国天文学研究的国际合作强度。在众多国家参与的国际合作研究中,各国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科研论文的通讯作者是在科研活动中发挥关键作用的作者,相应地,通讯作者所属国家在科研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本文中,我们用国际合作论文中某一国家以通讯作者发表论文的份额来测度其在天文学研究中的主导程度。

从2010–2014年主要科技发达国家和新兴科技国家国际合作论文中通讯作者论文份额可以看出,整体而言,以中国、印度、韩国为代表的新兴科技国家的通讯作者份额略高于美国、德国、英国、法国代表的科技发达国家及俄罗斯。前者的“得分”范围在33.1%~50.6%,后者为23.4%~37.9%。其中,中国通讯作者论文的份额最高:国际合作论文中,超过一半(50.6%)的论文以通讯作者身份发表。以上数据从一个侧面表明:在天文学领域,与科技发达国家相比,新兴科技国家积极开展“以我为主”的国际合作研究(见图5)。

图5

图5   2010–2014年科技发达国家和新兴科技国家国际合作论文中通讯作者论文份额(%)


文献计量研究中,篇均引文指标可以消除论文数量对被引频次总量的影响,因此,本文我们选取国际合作论文的篇均引文指标作为测度主导国际合作研究成效的计量指标。

图6对比了主要科技发达国家、新兴科技国家通讯作者、非通讯作者国际合作论文的篇均引文。从图中可以看出,美国的通讯作者国际合作论文的篇均引文高于非通讯作者,其余国家表现相反。这揭示出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合作论文具有较高的影响力;而其他国家所主导的国际合作论文的影响力不及作为非主导国家参与的国际合作论文。此外,对科技发达国家和新兴科技国家两类国家而言,篇均引文差距的大小存在显著差异。科技发达国家德国、英国、法国主导的国际合作论文影响力略低于非主导论文,如:英国通讯作者国际合作论文篇均引文为20.1,非通讯作者为23.1;而新兴科技国家篇均引文的差距更加明显,如:中国通讯作者国际合作论文篇均引文为10.1,非通讯作者论文的篇均引文为23.5,印度主导的与非主导的国际合作论文篇均引文分别为7.4和25.4。新兴科技国家主导的国际合作论文的篇均引文显著低于非主导论文,揭示出尽管新兴科技国家在积极开展“以我为主”的国际合作,但合作研究成果的影响力需进一步提升。

图6

图6   2010–2014年科技发达国家和新兴科技国家通讯作者、非通讯作者国际合作论文的篇均引文


5.3 国际合作网络

以上从国际合作论文数量占本国份额的视角,揭示了各国天文学领域的国际合作强度,进而对各国在国际合作中的主导地位进行了分析。本文在构建世界各国天文学国际合作关联数据的基础上,绘制了国际合作网络图(见图7),旨在从网络的视角出发,描述各国在天文学国际合作研究中的重要程度。同时,本文应用PageRank的算法计算了网络中心度指标(见文本框1,表6),定量评估不同国家在合作网络的中心地位。国家的中心度指标“得分”不仅与合作国家的数量及合作强度有关,还与该国合作对象在网络中的重要程度有关。

图7

图7   2005年、2014年天文学SCI论文国际合作网络

注:合作频次阈值为30次,节点代表国家,连线代表国家间的合作,节点大小代表各国合作论文数量的多少,连线的粗细代表国家间合作频次的多少,节点颜色不同表明合作国家数量的差异。


表6   2005年、2014年天文学TOP25国家/地区的国际合作网络中心度

排名 2005 2014 排名 2005 2014
国家/地区 中心度 国家/地区 中心度 国家/地区 中心度 国家/地区 中心度
1 美国 0.229 美国 0.127 14 瑞典 0.012 波兰 0.022
2 德国 0.116 德国 0.093 15 中国 0.011 南非 0.021
3 英国 0.113 英国 0.087 16 丹麦 0.011 俄罗斯 0.020
4 法国 0.085 法国 0.070 17 韩国 0.011 比利时 0.018
5 意大利 0.069 意大利 0.058 18 比利时 0.010 芬兰 0.017
6 西班牙 0.051 西班牙 0.054 19 波兰 0.010 印度 0.017
7 荷兰 0.039 荷兰 0.040 20 墨西哥 0.009 中国台湾 0.017
8 智利 0.034 智利 0.040 21 芬兰 0.008 中国 0.016
9 加拿大 0.029 加拿大 0.033 22 以色列 0.008 瑞典 0.016
10 澳大利亚 0.028 澳大利亚 0.033 23 印度 0.007 奥地利 0.012
11 瑞士 0.026 瑞士 0.026 24 巴西 0.007 罗马尼亚 0.011
12 日本 0.021 丹麦 0.025 25 爱尔兰 0.007 挪威 0.011
13 俄罗斯 0.017 日本 0.024

注:TOP25国家 /地区按合作网络中心度遴选和排列。

新窗口打开| 下载CSV


对比2005年和2014年两个合作网络图可以看出,在相同的阈值下,与2005年相比,2014年天文学国际合作网络的节点(国家)数量由30个增加到38个,表明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了该领域的国际合作研究。同时,2014年的网络连线(国家之间的合作链)数远远高于2005年,可见天文学领域的国际合作网络紧密程度明显升高,国家之间的合作强度明显增强(见图7)。分析不同国家(地区)在国际合作网络中的地位可以看出:美国始终是国际合作网络的中心,两个年度的中心度“得分”都高居榜首,表现了美国在该领域国际合作网络中的显著影响力;但美国在2014年中心度较2005年有所下降,表明随着其他国家(地区)之间的国际合作日益频繁和广泛,美国在国际合作网络的中心地位有所减弱。中国在2005年国际合作网络中心度“得分”为0.011,居世界第15位;2014年,尽管中国的中心度“得分”提高至0.016,但世界排名下降至第21位。这说明2005–2014年10年间,中国均处于天文学国际合作网络的边缘位置,在国际合作网络中的影响力尚有提升空间(见表6)。

文本框1网络中心度指标PR (i) 计算公式如下:$PR(i)=\frac{1-d}{n}+d*\sum\limits_{j=1}^{n}\frac{PR(j)}{C(j)}$其中,PR(i)是国家i的网络中心度“得分”,n代表总的国家数量,j是与国家i有合作关系的国家,PR (j) 是国家j的网络中心度“得分”,C (j) 是国家j与各国的合作论文数之和,d是一个衰减因子,通常取值为0.85。

6 分支学科布局

6.1 产出规模

根据研究内容的差异,可以将天文学划分为6个分支学科。天文学领域6个分支学科的发展水平既体现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折射出其相关分支学科研究的基础和水平。本文将对主要国家天文学6个分支学科的布局进行分析,旨在对比不同国家分支学科层面的结构特点。科研产出规模反映学科发展态势的基本特征。在文献计量研究中,论文数量经常被用于描述或评价领域的产出规模。科研产出规模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其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的广泛程度,而产出规模的发展速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领域所处的发展阶段、发展水平、研究队伍建设等信息。表7列出了天文学6个分支学科2005–2014年间SCI论文数据,作为分析天文学分支学科产出规模的主要依据。

表7   2005–2014年天文学分支学科的SCI论文数量

分支学科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05–2014 增长率
宇宙学 1157 1275 1243 1353 1493 1486 1617 1808 1780 1806 15018 5.1%
星系 1789 2107 2102 2005 2329 2210 2342 2446 2528 2431 22289 3.5%
恒星与银河系(含系外行星) 3288 3539 3485 3290 3566 3559 3583 3881 3695 3671 35557 1.2%
太阳和太阳系(含太阳系内行星) 766 837 982 938 970 972 1006 1119 1108 1073 9771 3.8%
基本天文学(含行星) 422 455 512 536 577 566 683 724 743 896 6114 8.7%
天文技术和方法 585 638 600 637 716 822 1058 1147 1148 1156 8507 7.9%

注:增长率指复合年均增长率。

新窗口打开| 下载CSV


表7的数据表明,恒星与银河系(含系外行星)是天文学领域产出规模最大的分支学科,2005–2014年的论文总数达35 557篇。星系和宇宙学的论文总数分别为22 289和15 018篇,位列天文学各分支学科的第2、3位。其余3个分支学科10年间的论文总数均不足1万篇。其中,基本天文学(含行星)的产出规模最小,2005–2014年SCI论文为6 114篇。

对比10年间各分支学科论文数量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研究规模最小的基本天文学(含行星)的论文数量增长速度最快,增长率为8.7%;天文技术和方法的论文数量增长率为7.9%,略低于基本天文学(含行星)。恒星与银河系(含系外行星)的论文数量增长率较低,仅为1.2%,表明该分支学科处于平稳发展阶段(见表7)。

6.2 中国天文学分支学科表现

由于研究基础和国家需求的差异,各国在不同分支学科的表现会有所不同。本节聚焦于中国在各分支学科层面发展水平的分析,主要从产出规模、影响力、高被引论文3个维度揭示中国各分支学科的进步与差距。

对每个分支学科的3项排名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太阳和太阳系(含太阳系内行星)是中国各项排名最为靠前的分支学科,2010–2014年,该学科的论文、引文、高被引论文的世界排名分别为第4、第5和第5位。同期,其余分支学科的论文排名在6~11名,引文和高被引论文世界排名均在10名之后。两个5年期相比,太阳和太阳系(含太阳系内行星)的引文和高被引论文世界排名均有所上升。特别是高被引论文排名从第17位前进至第5位,进步显著(见表8)。

表8   2005–2009、2010–2014年中国天文学分支学科的SCI论文、引文、高被引论文的世界排名

分支学科 论文排名 引文排名 高被引论文排名
2005–2009 2010–2014 排名变化 2005–2009 2010–2014 排名变化 2005–2009 2010–2014 排名变化
宇宙学 9 10 ﹣1 13 19 ﹣6 13 20 ﹣7
星系 11 11 0 13 13 0 16 15 1
恒星与银河系(含系外行星) 11 10 1 13 12 1 14 15 ﹣1
太阳和太阳系(含太阳系内行星) 4 4 0 7 5 2 17 5 12
基本天文学(含行星) 9 6 3 20 16 4 18 16 2
天文技术与方法 13 9 4 14 15 ﹣1 12 14 ﹣2

注:“排名变化”列中,正数表示进步的位次,负数表示退步的位次。

新窗口打开| 下载CSV


6个分支学科中,宇宙学的诸项指标排名相对靠后,论文、引文、高被引论文的世界排名分别为第10、第19和第20位。与2005–2009年相比,该分支学科2010–2014年的世界排名均有下降(见表8)。

6个分支学科的引文、高被引论文的世界排名均落后于同期的论文的世界排名。如:2010–2014年,中国基本天文学(含行星)的论文排名第6,而引文和高被引论文位次均为16名,落后论文排名10个位次。只有太阳和太阳系(含太阳系内行星)的3项排名位次差距不大。整体而言,中国在各分支学科层面的学术影响力滞后于产出规模(见表8)。

由于引文总量与论文总量的关联性,篇均引文指标可以消除产出规模总量对引文总量的正向影响。对于不同的分支学科,由于研究规模的差异,篇均引文的世界基准线不同,篇均引文不具有可比性;对于发表年份不同的论文,由于引文时间窗不一致,篇均引文同样不具有可比性,因此本文设计了相对篇均引文指标定义如下(见文本框2)。

文本框2

相对篇均引文RCPPijt计算公式如下:

RCPPijt=$\frac{CPP_{ijt}}{CPP_{iwt}}$

其中i代表分支学科,j代表国家,t代表时间,$CPP_{ijt}$为t年j国分支学科i的篇均引文,$CPP_{itw}$为t年世界分支学科i的篇均引文。

图8展示了2005–2009年、2010–2014年中国各分支学科的相对篇均引文指标。可以看出,2005–2014年间,中国各分支学科的相对篇均引文均小于1,表明各分支学科的篇均影响力低于世界基线。2010–2014年,宇宙学的相对篇均引文指标(0.93)最接近世界基线,篇均影响力接近世界平均水平;基本天文学(含行星)的相对篇均引文(0.67)离基准线最远。

图8

图8   2005–2009、2010–2014年中国天文学分支学科的相对篇均引文


从发展的视角看,比较前后两个5年期的相对篇均引文,除基本天文学(含行星)外,其余5个学科均有所提升,且提升幅度较大。如:宇宙学的相对篇均引文从0.73增加至0.93,逐步接近世界平均水平(见图8)。

6.3 各国天文学学科结构

天文学学科结构系指在整个天文学学科体系中各分支学科的构成。在文献计量研究中,SCI论文数量是考察学科结构最为基础的指标。由于不同分支学科研究体量的差异,各分支学科之间的论文数量很难直接对比分析,因此在描述学科结构时使用该分支学科的世界总量进行归一化处理(世界份额),从而使各学科在整个国家体系中的分布具有可比性。表9给出了2014年主要科技发达国家(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和新兴科技国家(中国、韩国、巴西、印度、俄罗斯、南非)在天文学领域各分支学科的SCI论文数量和世界份额,雷达图(图9)可以直观地看出主要国家的学科结构的特点。

表9   2014年天文学分支学科科技发达国家与新兴科技国家的SCI论文数量及世界份额

国家 宇宙学 星系 恒星与银河系(含系外行星) 太阳和太阳系 天文技术和方法 天文技术和方法
数量 份额 数量 份额 数量 份额 数量 份额 数量 份额 数量 份额
美国 718 39.8% 1350 55.5% 1727 47.0% 475 44.3% 353 39.4% 432 37.4%
德国 358 19.8% 678 27.9% 905 24.7% 158 14.7% 117 13.1% 270 23.4%
英国 394 21.8% 664 27.3% 788 21.5% 176 16.4% 125 14.0% 260 22.5%
法国 274 15.2% 395 16.2% 542 14.8% 112 10.4% 129 14.4% 211 18.3%
意大利 290 16.1% 419 17.2% 480 13.1% 65 6.1% 65 7.3% 147 12.7%
中国 136 7.5% 199 8.2% 323 8.8% 137 12.8% 93 10.4% 107 9.3%
日本 189 10.5% 274 11.3% 290 7.9% 62 5.8% 50 5.6% 57 4.9%
俄罗斯 96 5.3% 100 4.1% 237 6.5% 92 8.6% 25 2.8% 40 3.5%
印度 123 6.8% 95 3.9% 155 4.2% 81 7.5% 53 5.9% 51 4.4%
巴西 74 4.1% 81 3.3% 112 3.1% 13 1.2% 42 4.7% 44 3.8%
南非 99 5.5% 110 4.5% 91 2.5% 8 0.7% 0 0.0% 33 2.9%
韩国 72 4.0% 78 3.2% 91 2.5% 51 4.8% 18 2.0% 21 1.8%

新窗口打开| 下载CSV


图9

图9   2014年天文学科技发达国家与新兴科技国家分支学科的论文世界份额/%


比较2014年各国分支学科的论文世界份额可以看出,星系是美国、德国、英国等科技发达国家的产出优势分支学科。除法国外,其余科技发达国家星系领域的论文世界份额均领先于其他分支学科,法国该学科的论文份额在6个分支学科中排名第2。以美国为例,美国星系领域的SCI论文数量世界份额为55.5%,同期其他分支学科的世界份额在37.4%~47%之间。对于科技发达国家而言,基本天文学(含行星)的论文份额均处于6个分支学科的低位(见表9图9),产出规模相对较小。

中国的分支学科结构中,太阳和太阳系(含太阳系内行星)的论文世界份额最高,达12.8%,揭示出中国的天文学研究较为侧重这一分支学科。此外,中国基本天文学(含行星)、天文技术和方法的产出规模略小于太阳和太阳系(含太阳系内行星),论文世界份额在10%左右。宇宙学是中国产出规模最小的分支学科,世界份额为7.5%。在其余的新兴科技国家中,韩国、印度、俄罗斯的太阳和太阳系(含太阳系内行星)的研究也处于优势地位,该学科的论文世界份额高于其他分支学科(见表9图9)。

分支学科结构的均衡指天文学各分支学科的发展水平较为接近,不均衡指各分支学科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分支学科产出规模的大小可以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各学科的发展水平及发展态势,而论文数量是产出规模的最直接体现。本文引入经济学领域测度分布均衡程度的基尼系数算法,基于各分支学科的SCI论文数量,设计了学科均衡指数(见文本框3)。学科均衡指数得分越低,表明分支学科结构越趋于均衡;反之,均衡指数得分越高,表明分支学科结构的偏振性越强,均衡性越差。

文本框3

学科结构均衡指数Gj计算公式如下:

Gj=1-$\frac{1}{n}(2\sum\limits_{i=1}^{n-1}W_{ij}+1)$

其中i代表分支学科,n代表分支学科数量,j代表国家,Wij为将j国各分支学科SCI论文的世界份额按升序排列后,第i个分支学科的累积世界份额的归一化值,该归一化值等于j个国家第i个分支学科的累积世界份额除以j国n个分支学科的世界份额总和。

从学科均衡指数的表现来看,美国、法国、中国的学科均衡指数均不足0.1,低于其他国家,表明3个国家的天文学分支学科结构较为均衡。例如:中国的学科均衡指数为0.097,6个分支学科的论文世界份额在7.5%~12.8%之间,各分支学科发展水平差异不大。而南非、俄罗斯、韩国的均衡指数接近或超过了0.2,学科结构偏振性较强。如:南非在基本天文学(含行星)领域没有论文产出,宇宙学的论文世界份额为5.5%,各分支学科论文份额差距明显(见表9表10)。

表10    2014年天文学领域科技发达国家与新兴科技国家的分支学科均衡指数

国家 均衡指数 国家 均衡指数 国家 均衡指数 国家 均衡指数
美国 0.075 英国 0.115 巴西 0.173 韩国 0.195
法国 0.085 印度 0.140 日本 0.176 俄罗斯 0.212
中国 0.097 德国 0.145 意大利 0.189 南非 0.407

新窗口打开| 下载CSV


由于学科结构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各国又有着不同的国情和科学基础,因此,对于不同的学科结构以及学科结构的均衡程度很难给出孰优孰劣的评判标准。但是分析不同科技发展水平国家学科结构的差异及原因,对于调整和优化本国学科布局是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

7 结语

科学研究是人类社会最复杂的智力活动之一,无论是定性判断还是定量分析都难以全面和准确勾勒学科发展的全貌。本文以SCI论文数据为依据,用定量方法描绘了2005–2014年中国与世界天文学发展态势的若干特征。虽然定量指标不可能全面洞悉学科发展的微观细节,但是以海量数据为基础的分析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学科发展的宏观轮廓。

天文学的文献计量分析表明,中国天文学SCI论文在2005–2014年迅速增加,与2005年相比,2014年增长了1.6倍。从天文学在中国学科体系中的地位看,处于相对弱势地位。2014年天文学论文占中国SCI论文总量的份额为0.4个百分点,低于同期主要科技强国的份额(均超过1%)。在高被引论文的产出方面,中国高被引论文的产出规模和产出效率进步显著。前后两个5年期相比,中国高被引论文的世界份额由3.1%上升到6.2%,高被引论文的本国份额由2005年的2.1%提升至2014年的3.7%。但是与本领域的科技强国相比,中国仍存在一定差距,2010–2014年,中国高被引论文的世界排名为第14位,高被引论文的本国份额低于5%的世界基线。从国际合作来看,中国的国际合作论文份额低于科技发达国家,2010–2014年,中国的国际合作论文份额为54.5%,同期除美国外的科技发达国家这一份额在80%以上;以中国为主导的国际合作论文的影响力有待提高,中国的国际合作论文中,有50.6%的份额以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这些论文的篇均引文为10.1,低于同期非通讯作者国际合作论文的篇均引文(23.5);在世界天文学国际合作网络中,中国处于相对边缘位置,合作中心度得分为0.016。从分支学科的分布格局看,中国天文学的学科均衡指数为0.097,发展较为均衡;但学科结构特征与科技发达国家有所差异,相对而言,2014年太阳和太阳系(含太阳系内行星)是中国天文学的产出优势分支学科,宇宙学产出规模相对较小,而美国、德国、英国等科技发达国家则侧重于星系的研究。

天文学的文献计量分析表明,中国天文学SCI论文在2005–2014年迅速增加,与2005年相比,2014年增长了1.6倍。从天文学在中国学科体系中的地位看,处于相对弱势地位。2014年天文学论文占中国SCI论文总量的份额为0.4个百分点,低于同期主要科技强国的份额(均超过1%)。在高被引论文的产出方面,中国高被引论文的产出规模和产出效率进步显著。前后两个5年期相比,中国高被引论文的世界份额由3.1%上升到6.2%,高被引论文的本国份额由2005年的2.1%提升至2014年的3.7%。但是与本领域的科技强国相比,中国仍存在一定差距,2010–2014年,中国高被引论文的世界排名为第14位,高被引论文的本国份额低于5%的世界基线。从国际合作来看,中国的国际合作论文份额低于科技发达国家,2010–2014年,中国的国际合作论文份额为54.5%,同期除美国外的科技发达国家这一份额在80%以上;以中国为主导的国际合作论文的影响力有待提高,中国的国际合作论文中,有50.6%的份额以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这些论文的篇均引文为10.1,低于同期非通讯作者国际合作论文的篇均引文(23.5);在世界天文学国际合作网络中,中国处于相对边缘位置,合作中心度得分为0.016。从分支学科的分布格局看,中国天文学的学科均衡指数为0.097,发展较为均衡;但学科结构特征与科技发达国家有所差异,相对而言,2014年太阳和太阳系(含太阳系内行星)是中国天文学的产出优势分支学科,宇宙学产出规模相对较小,而美国、德国、英国等科技发达国家则侧重于星系的研究。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世界天文学需要中国的贡献,中国天文学需要在与世界的交流中进一步前行。祝愿中国科学家在发现与创造的征程上不断开拓进取,推动中国成为天文学强国,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贡献!

致谢:

感谢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政策局郑永和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原数理科学部孟庆国研究员、数理科学部董国轩研究员、刘强副研究员、白坤朝副研究员对本文的支持与帮助!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作者已声明无竞争性利益关系。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