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巴西新生儿缺陷的数量正在显著增加。寨卡病毒(Zika)被初步认为与新生儿脑损伤的发生有关,该病毒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关注。2016年1月底,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出警告称:2016年末寨卡病毒很可能蔓延至美国大部分地区。WHO此项公告一经发布,立即引起媒体广泛关注和热议:美国是否应该对来自巴西以及其他拉丁美洲国家疫区的寨卡病毒疑似感染者进行保护性隔离措施?
尽管整体数据表明寨卡病毒感染病例的发病率在增加,但增加了多少却无法准确估算。学者对寨卡病毒感染后的并发症、遗传易感性以及该病毒对孕妇、新生儿或有特定合并症患者的风险水平知之甚少。由于在巴西以外的其他疫区与寨卡病毒感染有关的婴儿小头症发病率并未明显增高,那么,该病毒是否确实能够引起这种出生缺陷呢? 2007年,密克罗尼西亚的雅浦(Yap)岛发生了寨卡病毒疫情,人们首次开始认真研究寨卡病毒病,但是当时并没有相关的病理学报道。其实,寨卡病毒导致的小头症可能很早就在亚洲或非洲发生了,只是当时未能通过遗传学技术将寨卡病毒与其他病毒感染区分开来。假设某地区以前从未发生过寨卡病毒疫情,该地区的人群对寨卡病毒没有免疫力,属于普遍易感,那么我们推测只有当数以百万的人感染该病毒时相关并发症才会突现。
在尚未获得确凿科学证据证明寨卡病毒与婴儿小头畸形有关的情况下,WHO在此次白皮书中讨论了该病毒传播的不确定性、相关知识的缺乏、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研究的方向以及制药行业和大学正在进行的疫苗研究策略。
美国科学家关于寨卡病毒病的传播的研究进展如何?寨卡是否可以导致出生缺陷的在研和即将启动的猴子研究进展如何?有关情况请参见Life Sciences Connect。
在巴西,平均每年大约有1 242 975个新生儿出生(2009–2013数据)。2015年10月,巴西东北部伯南布哥州的公立和私立医疗保健机构均发现小头症患儿数量异常增高。2010–2014年,巴西全国(包括20个州和1个联邦区)每年平均仅有163(标准差16.9)例小头症被记录,2016年伊始,这一数字忽然激增,全国各地先后报道了高达3 530例的小头症患儿,其中46例已死亡。
2016年2月2日,巴西卫生部报道了4 074例疑似和确诊小头症病例,2月12日数据上升至4 314例。绝大多数病例来自东北部伯南布哥州。卫生部长称,已经有462例患儿被确诊为小头症或者已经发生了中枢神经系统的改变,并在其中41例患儿或其母亲的体内发现寨卡病毒感染的确切证据。
尽管巴西北部的小头症发病率通常较高,但是历史平均数字大约也仅是2例/万人,据此,研究人员预测2015年在伯南布哥州北部,最多只会有45例左右的小头症病例。但是目前的报道病例已是去年的26倍之多(见汤森路透发病率和患病率数据库)。
经蚊虫传播的寨卡病毒(一种黄病毒)会导致轻微或无症状登革热样的临床表现,通常持续2~7天。症状可能包括发烧和皮疹,且常被忽视或误诊为登革热、西尼罗河热、基孔肯雅或其他病毒感染。这些症状只会发生在25%的感染者身上,而75%的感染者不会出现任何症状。有报道称,寨卡病毒可能通过胎盘或者分娩过程发生母婴传播。在法属波利尼西亚寨卡病毒爆发期间,研究人员通过PCR技术检测发现在30%的无症状感染者(42/1 505)血液当中寨卡病毒呈阳性。尚未发现输血感染确证病例。
2016年1月13日,巴西卫生部报道称,研究人员利用RT-PCR技术在北里奥格兰德的4例先天性小头畸形患儿身上检测到了寨卡病毒基因组。在这4例当中,2例为流产儿,2例是出生后24小时内死亡的足月儿(分别是37周和42周)。免疫组化显示,2例新生儿组织学标本的寨卡病毒均为阳性。2015年12月1日,巴西流行病预警中心曾详述,在帕拉依巴,研究人员通过RT-PCR技术在2位经超生诊断为怀有小头畸形胎儿的孕妇的羊水中检测到寨卡病毒基因组的过程。
由于对寨卡病知之甚少,导致科学家们对寨卡与出生缺陷激增之间的关系看法不一(拉丁美洲先天畸形合作研究中心报道)。这究竟是一个引起国际广泛关注的公共卫生紧急事件,还是检测力度加大和误诊导致了小头症出生缺陷病例忽然增加?由于诊断标准比较宽泛,医生经常就如何定义小头症难以达到共识。另一种解释认为,也有可能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孕妇接受了超生检查甚或其他感染/疾病或化学试剂等原因导致了小头症的发病率激增。成年人感染寨卡病毒后,通常会表现一种相对较温和的临床症状,这使得寨卡的流行病学研究变得较为复杂。事实上,许多寨卡病毒感染的母亲在以前所参与的有关研究中并没有被诊断为寨卡病。针对此问题,巴西卫生部在当前的调查中会问受访对象“是否有过寨卡样的症状”,而不是“是否被诊断为寨卡病”。
在受灾地区,卫生当局建议孕妇要采取强有力的预防措施以避免蚊虫叮咬,甚至推迟怀孕。由于传播源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广泛分布在美国南部、美国中部和南太平洋地区,因此可能会导致这些地区发生寨卡病毒大爆发,这着实令人担忧。
寨卡病毒的特异性检测实验目前尚未广泛应用。由于缺乏有力的流行病学数据,想要预测寨卡病毒感染将会造成多大规模的出生缺陷需要深入研究。研究者将对巴西东北部的6 000名怀孕妇女进行临床随访研究,观察寨卡和小头症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除了收集流行病学数据,科学家正在建立动物模型,以探讨寨卡病毒如何以及为什么会导致出生缺陷。加利福尼亚大学病毒学家Davis Koen Van Rompay博士正在设计实验,使用2个寨卡病毒分离株感染非孕猴,记录是否会引起病毒血症并观察感染的时相。下一步将对妊娠早期的猕猴接种寨卡病毒并通过超声对其进行密切监测。考虑到可能只有一小部分病毒感染的母亲怀有脑缺陷的患儿,Van Rompay博士将计划观察病毒是否会直接侵入胎儿或是引起母体有害的免疫系统应答。这些研究方案是开放性的,同时这种研究方法可能为科学家从实验模型中筛选寨卡候选疫苗开辟前景。
共有15个研究团队正在研制开发寨卡病毒疫苗(Replikins Ltd., South Korea's GeneOne Life Science and Inovio Pharmaceuticals collaboration, Sanofi Pasteur, Brazil's Butantan Inst., NewLink Genetics, GeoVax, GlaxoSmithKline, Takeda, Valneva, Mymetics)。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科学家已经在前人对西尼罗河病毒和登革热病毒的研究基础上,制造出了一种寨卡混合疫苗。目前他们正致力于疫苗的优化调整,并努力生产足够的疫苗以完成今年夏天对20~30位健康人进行有关测试。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所长Anthony Fauci乐观地认为,这些实验性疫苗将通过一期临床试验并已做好准备迎接2017年伊始的大规模临床试验。
“印度制造”的寨卡疫苗
一家来自印度海得拉巴的Bharat Biotech公司最近宣布,他们已经生产出了重组和灭活2种寨卡病毒疫苗(ZIKAVAC),这2种疫苗已经通过动物试验达到了临床前试验阶段,并且已获得专利。董事兼总经理Krishna Ella博士将就这2种候选疫苗的科学贡献向印度医学研究委员(ICMR)专家委员会进行申报以期获得认可。WHO已公开致谢Bharat Biotech公司在寨卡疫苗研究领域所作出的成就,并期待该成果能够得到快速、有效的转化和应用。
寨卡病毒的流行可能会是零星的、无法预测的,人们依然担心对大规模人群接种疫苗会造成社会成本的过高投入。虽然寨卡病毒与西尼罗河病毒和其他病毒类似是通过胎盘从母体传播至婴儿,但是它对婴儿脑损伤的致病能力可能是不同的。由于在小头症死婴体内检测到寨卡病毒,说明寨卡病毒会在胎儿身体中存在很长一段时期。为什么有些妇女和婴儿在感染寨卡后很容易受到这种不良影响,而绝大多数寨卡病毒感染的妇女却生出了健康的孩子?
最后,如果寨卡和小头症存在关联,那么随着病毒的爆发流行,小头症胎儿的数量将会随之飙升。由于患儿很容易癫痫发作或长期处于植物人的状态,他们的家庭很有可能因此一贫如洗,那么什么才是帮助这些家庭的最好方式呢?
翻译:王晓蕾 审校:马建华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