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引起全国各界人士对我国科研工作的科学性与严谨性的高度关注,号召全体有识之士为
提高我国科研决策者、管理者、学术期刊编辑和科技工作者的科研素质,提高我国的科研质量和科技实
力贡献自己的力量。方法:通过分析近年来国际学术界出现的三种令人担忧的新苗头,以及揭示我国科
研和学术论文中存在的各种统计学错误,说明我国科研工作的科学性与严谨性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从
而反映出统计学在科研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结果:找出了导致我国科研成果和学术论文中科研设计与
统计分析错误多的几个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在对直接和间接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
纳并慎重提出了提高我国科研成果和学术论文质量的对策与建议。结论:统计学不仅是多快好省地实施
调查与实验研究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而且是提升科研成果和学术论文质量的重要保证。
本文针对《为什么大多数发表的研究结果是假阳性的》一文,尤其是在生物学和分子医学领域存在的
研究结果彼此矛盾或不一致现象,从产生的原因、机理等层面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强调从人文环境政策、科研
立项、科研设计、科研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文章发表等各环节来预防和消除人为偏倚的影响。验前比(R)
或阳性预测值(PPV)在现代分子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研究结果真实性评估方面能够作为参考指标,但不是唯一手
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过于夸大其作用。此外,对于研究团队数量、研究中检测和筛选的内容多少等对
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影响分别进行了辩证论述,并提出了某些与原文作者不同的观点。
提出了离散Hirsch 指数(简称h 指数)的精确定义,引入了“Hirsch 核心”这一概念。不仅将h 指数推广到实数集,还介绍了其他相关的派生指数,g 指数和A 指数。只有h 指数和g 指数相结合,才能较全面地评价科学家的科研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