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观宇宙之博大 察万物之精微

反映世界科学发展态势的学术期刊

当期浏览
2024年, 第19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4-02-15
    卷首语
  • PDF (1413KB)( 31 )
  • 专家视点
  • 孙思予
    PDF (2569KB)( 37 )
  • 研究论文
  • 薛菁菁, 陈慧敏, 孔令怡, 樊欣怡, 聂飞平

    [目的/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个领域积累的数据呈现出规模大、种类多、结构复杂等特点,这些都为已有的无监督聚类算法提出了严峻挑战。[方法/过程] 该文对近年来提出的各种聚类算法进行了综述。[结果/结论] 根据聚类算法可处理的数据类型不同,聚类算法可分为基于向量表示的聚类算法和基于关系表示的聚类算法;从建模策略的角度,聚类算法可分为基于模型优化的算法以及基于启发式的算法。其中,基于模型优化的算法重点分析了k-means算法以及图割算法的研究现状,并给出了两种算法之间的差别和联系,进而解释了为什么k-means模型只能处理球形数据,而图割模型可以处理非凸数据。基于启发式的算法以密度聚类算法为例展开分析。此外,鉴于无监督聚类算法面临的非凸优化难题,该文还分析讨论了无监督聚类算法的各种优化方法。最后,归纳总结了现有算法与优化方法的主要特点,并指出了现阶段聚类方法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PDF (18008KB)( 100 )
  • 翟琰琦, 童嗣超, 李立, 沈哲思, 岳婷, 杨立英

    [目的/意义] 科研人员群体的性别平衡和多样性有利于提升创新能力,这已成为全球科研界的共识。了解中国男性和女性科研人员的学术表现,一方面可弥补中国大规模科研群体性别差异研究的空白,另一方面可为后续制定性别平衡政策提供定量数据支持。[方法/过程] 以16万余名中国科研人员为样本,从学术影响、科研角色和基金资助等维度揭示中国科研领域的性别差异。[结果/结论] 与全球多数国家相同,中国男性科研人员在科研产出、国际合作和基金资助等方面表现优于女性。值得注意的是,女性在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的表现优于其他领域,尤其是在神经科学和药理学领域,其学术影响力与男性大体相当。在承担科研角色方面,男性更倾向于担任主导角色,女性更多担任执行角色。此外,研究还揭示了在基金申请和职位晋升中存在显著的“泄漏的管道”现象,即女性申请基金的数量随着基金项目申请难度提高而下降,晋级难度随职称等级提高而加大。

    PDF (2109KB)( 108 )
  • 杨仙湖, 姚媛媛, 张瑜瑜, 刘兴荣

    [目的/意义] 气候韧性是国际社会和各国缓解气候变化困局的优先事项,增强全社会的气候韧性是最现实和最紧迫的任务。通过探析全球气候韧性研究的现状、热点和发展趋势,对气候韧性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有所启示。[方法/过程] 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采用CiteSpace和VOSviewer分析软件,以2012-2022年期间发表的文献为信息数据基础,对气候韧性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结论] 2012-2022年间,气候韧性领域全球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国际合作发文量排名第一的国家是美国,发文量中心度最高的国家是瑞典。发文量占主导地位的研究机构是N8 Research Partnership。该领域主要以韧性、气候变化、适应力、脆弱性等为研究热点,生态韧性、适应力、生物多样性、环境变化和适应力协同管理、降水、韧性评估、气温、社会生态系统、生计韧性、转型变革等是重点研究前沿,生态环境科学是主要研究方向。

    PDF (9808KB)( 58 )
  • 张晶, 李娜

    [目的/意义] 揭示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问题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热点,明确当前在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研究领域的优势和不足,科学描述未来研究重点及总体布局,最终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方法/过程] 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辅以科学知识图谱工具,对WOS和CNKI数据库收录的2000-2022年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相关文献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结论] (1) 英文文献年度发文量呈攀升状态,中文文献年度发文量呈波动式平稳状态;(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和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是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问题研究的中坚研究机构,穆兴民、高鹏和冉大川是该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作者;(3) 关键词聚类分析表明WOS数据库中的研究主题分别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现状、诱因及治理对策研究和黄河流域第四纪地质环境演变及其黄河发育演化规律研究,CNKI数据库中的研究主题分别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策略、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措施、黄河流域生态建设工程及可持续发展和黄河流域水旱灾害风险监测和评估体系研究。未来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研究重点应集中在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建立完善水沙调控体系、部署重点区域生态工程和构建具有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的“数字孪生黄河”智慧水利工程系统等方面。

    PDF (18981KB)( 52 )
  • 王茜, 李东巧

    [目的/意义] 揭示生物安全领域研究现状与学科交叉特征,了解其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为进一步开展生物安全领域跨学科研究、学科资源分配以及科技决策支撑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基于学科交叉的视角对生物安全领域进行细分,并对生物安全领域及其学科交叉的特征、发展趋势、演化趋势等进行分析,梳理生物安全领域的发展趋势、演化趋势与学科交叉趋势,阐明不同国家生物安全领域的现状、特征、学科交叉趋势以及合作趋势。[结果/结论] 学科特征方面,国防、食品与网络生物安全为新型生物安全,不同国家在相关领域的合作倾向不同。学科交叉方面,公共、农业、混合与其他生物安全跨学科性稳步增长,社会科学相关研究的跨学科性程度高,跨国合作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科交叉程度,且中国、美国、德国、印度和英国这5个发文量排名前列国家的生物安全领域跨学科性随时间的推移均有所增加。

    PDF (19863KB)( 35 )
  • 陈梦茹

    [目的/意义] 军民融合是优化社会资源配置、促进军民产业升级、推进新发展格局建设的必然选择;是统筹经济与国防建设、实现富国强军一体化的必由之路。[方法/过程] 为了解中国军民融合发展研究的发展脉络以及演变趋势,该文以CSSCI数据库检索的期刊论文为数据源,借助CiteSpace工具进行可视化分析,对国内军民融合研究的研究力量、研究热点等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结果/结论](1)国内军民融合发展研究经历了四个阶段,目前研究发文呈现增长减缓的趋势;研究主要集中在军事学领域和经济学领域,其他领域涉及较少。(2)国内军民融合研究主体呈“大分散,小集中”的特征,缺乏广泛密集的合作网络;研究地域分布不均衡,多集中在北部地区,尤其是与军民融合示范基地的地理位置高度重合。(3)研究热点更迭较快,缺乏可持续性;研究目的偏向描述性研究,缺乏对策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研究方法逐渐由单一走向多元化。

    PDF (26442KB)( 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