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English
新闻公告
More
化学进展 2021, No.6 上一期 后一期 返回主页
图中描述了光响应液晶聚合物在光照下微观液晶有序排列的改变将诱导材料的宏观形变。柔性的液晶聚合物材料在模拟软生物结构方面具有适应性优势,运用仿生学的方法从自然中汲取灵感,构建了模拟植物趋光性的光驱动执行器。充分发挥光响应液晶聚合物丰富的变形性能,有望在微机械操纵和柔性机器人等领域,进一步实现多种智能功能。

本刊导览

综述
氧杂环丁烷的合成
符志成, 许家喜
2021, 33 (6): 895-906 | DOI: 10.7536/PC200758
出版日期: 2021-06-20
摘要

氧杂环丁烷作为一类饱和四元环醚类化合物,不仅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也是天然和合成的具有抗癌、抗HIV、抑制谷氨酰胺合成酶等多种生物或药物活性化合物分子结构中的重要活性单元。因此,发展氧杂环丁烷骨架的有效合成方法非常重要。本文以分子内形成C—C键的环化反应、分子内形成C—O键的Williamson醚化反应、烯烃和醛酮[2+2]光环加成反应(Paternò-Büchi反应)、过渡金属催化的形式[2+2]环加成反应、硫叶立德介导的环氧乙烷扩环反应和C—H键氧化环化反应等方面较系统综述了近5年内关于氧杂环丁烷合成方法的新进展。希望本文能为致力于发展构建氧杂环丁烷骨架的有机合成化学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以便促进氧杂环丁烷合成方法的发展及应用。

铀催化的氮气活化
陶学兵, 于吉攀, 梅雷, 聂长明, 柴之芳, 石伟群
2021, 33 (6): 907-913 | DOI: 10.7536/PC200671
出版日期: 2021-06-20
摘要

氮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78%,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资源。如何实现氮气转化为动植物可利用的含氮化合物,关系着人类的未来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氮气活化,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一直以来都是科学家面临的重大挑战。目前,低价铀金属有机化合物展现出良好的小分子活化能力。本综述主要介绍了含铀化合物对氮气活化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进行了展望。

光响应形变液晶聚合物的结构与应用
郑明心, 曾敏, 陈曦, 袁金颖
2021, 33 (6): 914-925 | DOI: 10.7536/PC200737
出版日期: 2021-06-20
摘要

液晶聚合物能够在外界刺激下发生形状变化,是一类重要的柔性智能材料。其中液晶有序排列的改变诱导材料的宏观形变。光响应聚合物具有可远程操作、易于控制等特点,在刺激响应性聚合物的设计中受到了广泛关注。将具有光响应性的基团引入到液晶聚合物体系中,可以得到一系列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光致形变材料。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光响应形变液晶聚合物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光响应液晶聚合物的分子设计与响应原理,包括光致异构化响应型、光致生热响应型和多重刺激响应型;介绍了光响应液晶聚合物柔性执行器在仿生功能、能量转换和柔性机器人等领域的应用;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与应用前景。

肿瘤微环境响应药物递送系统的设计
荆晓东, 孙莹, 于冰, 申有青, 胡浩, 丛海林
2021, 33 (6): 926-941 | DOI: 10.7536/PC200728
出版日期: 2021-06-20
摘要

化学药物治疗(化疗)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肿瘤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传统的给药方式导致药物对肿瘤的靶向性差、药物利用率低。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化疗药物对人体正常细胞也有很大的损伤,因此在化疗过程中通常伴随着严重的副作用,例如恶心、呕吐以及脱发等。随着肿瘤学和纳米材料的迅速发展,多种纳米药物载体被应用于肿瘤的治疗。纳米药物载体具有提高药物利用率、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等诸多优势,已成为药物递送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肿瘤微环境响应纳米药物载体在实现肿瘤部位药物的可控释放、载体保护壳的脱除以及肿瘤靶向等方面表现出优异的性能。本文讨论了基于肿瘤微环境的异常生化指标构建肿瘤微环境响应载体的常用策略,并总结了近年来肿瘤微环境响应纳米药物载体用于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设计与制备高性能纳米药物载体提供参考。

反应型次氯酸荧光探针
任春平, 聂雯, 冷俊强, 刘振波
2021, 33 (6): 942-957 | DOI: 10.7536/PC200869
出版日期: 2021-06-20
摘要

生物体内的次氯酸是氯离子和过氧化氢(H2O2)由髓过氧化物酶(MPO)催化生成的,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活性氧(ROS)之一,在生理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过量的次氯酸会导致一系列生理疾病,因此有效的识别和检测次氯酸备受研究者们的青睐。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荧光探针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可实时监测等诸多优势,因此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文主要基于不同的荧光团,综述了近三年次氯酸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及生物应用。

金属基仿生超滑表面制造及其应用
许金凯, 蔡倩倩, 于占江, 廉中旭, 田纪文, 于化东
2021, 33 (6): 958-974 | DOI: 10.7536/PC200685
出版日期: 2021-06-20
摘要

金属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构成现代文明社会的支撑材料,增加金属材料的特殊性能,拓宽金属材料的应用范围,已经成为自然科学交叉研究的热点。受自然界启发,研究人员通过探究猪笼草口缘区的超滑行为,在微/纳米结构基底中注入低表面能润滑液,形成固液复合涂层,设计并制备出具有特殊润湿性的仿生超滑表面,显现出优异的自愈、防冰、防污、耐腐蚀、抗生物黏附、自清洁等性能。该方法为金属基体上设计构建仿生超滑表面,并实现其表面多功能性,进而为其在海洋防污、生物医疗、航空航天、制冷、工业生产等领域实现更广泛的应用提供了可能。本文从仿生超滑表面的设计原理、制备工艺、金属基体仿生超滑表面的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四个方面对金属基体仿生超滑表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微结构化弹性体介电层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廖金花, 高佳俊, 王宇超, 孙巍
2021, 33 (6): 975-987 | DOI: 10.7536/PC201114
出版日期: 2021-06-20
摘要

微结构化弹性体薄膜是指在表面或内部具有多孔或者特殊造型阵列的微纳米尺寸结构的弹性体薄膜,这类薄膜作为功能化介电层在柔性电子器件的制备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从微结构弹性体介电层的制备和应用两个方面来介绍微结构弹性体介电层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可用以制备介电层的弹性体的种类,然后综述了多孔和非多孔阵列两大类微结构弹性体介电层的制备方法(氯化钠模板法、糖模板法、碳酸氢盐类模板法、微球模板法和硅模板法等);并介绍了微结构弹性体介电层在应力应变传感器和纳米发电机上的应用。

锂二次电池中的原位聚合电解质
李文涛, 钟海, 麦耀华
2021, 33 (6): 988-997 | DOI: 10.7536/PC200733
出版日期: 2021-06-20
摘要

聚合物电解质主要分为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和固态聚合物电解质两种类型,均能够提升锂二次电池的性能。其中,凝胶聚合物电解质是利用增塑剂实现聚合物基质的凝胶化,将有机液态电解液固定在三维网络结构中,因此同时具备液态的离子扩散速率和固态材料的机械性能;而固态聚合物电解质是一种完全没有液态电解质的体系,利用聚合物基体的极性实现锂盐的解离,以聚合物分子链的运动实现离子传输。相对于传统的非原位法制备的聚合物电解质而言,原位聚合反应制备的聚合电解质能够有效改善电解质与电极的界面相容性、简化电池组装工艺、降低制造成本。本文综述了当前原位聚合电解质在锂二次电池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原位聚合电解质的应用前景和未来挑战。

污泥中重金属处理方法
陈冠益, 韩克旋, 刘彩霞, 旦增, 布多
2021, 33 (6): 998-1009 | DOI: 10.7536/PC200731
出版日期: 2021-06-20
摘要

污泥特别是燃煤电厂脱硫废水污泥中的重金属严重超标,属于危险固体废物。据统计,我国市政污泥年产量已经突破5000万吨,脱硫废水污泥每年产量更是高达9000万吨,如果不进行妥当的重金属处置,会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和环境健康风险。本文介绍了污泥处理的国内外现状和污泥重金属的测定及评价方法,并从原理、反应装置、研究进展和热点等方面详细总结了化学法、电动法、生物法、热处理法和稳定化法的优缺点,阐明了各种方法中的现存问题和发展前景,最后对多方法联合方案提出了前景展望。

双网络凝胶吸附剂的构建及其去除水中污染物的应用
李立清, 吴盼旺, 马杰
2021, 33 (6): 1010-1025 | DOI: 10.7536/PC200691
出版日期: 2021-06-20
摘要

近年来,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水污染危机是世界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开发新型环境功能材料和技术,实现水体污染物的高效去除是目前研究热点。双网络水凝胶(Double Network hydrogels)是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高分子聚合物,其机械性能优越,具备较高的强度,可以承受高水平的拉伸和压缩变形。低溶胀率使水凝胶可以容纳大量水并保持稳定的形态和网络结构。此外,由于其独特的交联方式,它还具有快速的自修复性能和显著的抗疲劳性能。具备众多优点的双网络水凝胶是一种有着巨大潜力的吸附材料,在水处理领域引起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双网络凝胶吸附剂的物化特性及其分类,以及近年来双网络凝胶吸附剂去除水体中重金属、抗生素和染料等污染物的应用进展。通过该综述,为双网络凝胶吸附剂的深入开发以及在水质净化中的工程应用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技术。

多酸@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胡豪, 何云鹏, 杨水金
2021, 33 (6): 1026-1034 | DOI: 10.7536/PC200662
出版日期: 2021-06-20
摘要

废水中的污染物由于其成分复杂、生物毒性大和难降解等特点,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寻找开发一些能有效去除废水中的剧毒和难降解污染物的吸附剂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由于结构有序且多样、拓扑结构丰富、孔隙度超高、比表面积大、骨架结构稳定和易于掺杂其他组分等特点,使其在吸附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多金属氧酸盐(POMs)与MOFs材料复合形成新的杂化材料POMs@MOFs,与纯MOFs材料相比不仅具有其独特的性质,同时也兼具POMs的强酸度、富氧表面和氧化还原能力,并且克服了缺点,如难以处理、比表面积小和溶解度高等特点。近年来,科研工作者发现POMs与MOFs的复合物作为吸附剂在废水处理领域具有优异的性能。本文结合本课题组的研究工作对POMs@MOFs的制备尤其是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归纳分析,并围绕POMs@MOFs复合材料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发展进行综述,对未来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小分子荧光探针在绿色农药开发中的应用
侯晓涵, 刘胜男, 高清志
2021, 33 (6): 1035-1043 | DOI: 10.7536/PC200659
出版日期: 2021-06-20
摘要

小分子荧光探针以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稳定性好、操作便捷和成本低等特点在生命科学、医药化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农药化学领域,小分子荧光探针常被用作农药残留及重金属污染的检测手段。近年来随着全球开发绿色农药战略需求的不断增强,作为靶向型药物设计和高通量筛选的重要分子工具,荧光探针在绿色农药新产品研发领域的应用不断普及和深化。本文从探针分子的化学设计、靶点识别及药物筛选的角度出发,围绕不同类型的绿色农药重要生物靶点,综述了小分子荧光探针在绿色农药开发领域的研究现状,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基于红外隐身及多波段兼容隐身材料
冯利利, 刘一曼, 姚琳, 孙蕊, 贺军辉
2021, 33 (6): 1044-1058 | DOI: 10.7536/PC200947
出版日期: 2021-06-20
摘要

随着探测系统的快速发展和探测精度的提高,隐身技术的需求日益迫切。由于传统的红外隐身材料面临着多途径目标探测的严峻挑战,因此开发既能满足红外隐身要求又能满足雷达隐身、可见光隐身、激光隐身要求的新型兼容隐身材料具有重要意义。红外隐身材料主要针对目标的红外辐射特征进行材料、结构设计,降低目标在背景中热红外辐射信号的突出性以及被热红外制导武器命中的概率。本综述概述了红外隐身及兼容材料的工作原理、制备方法及最新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最具有发展前景的红外隐身材料包括光子晶体、掺杂半导体、相变材料和纳米材料的结构特性、隐身机理和研究成果,重点关注了实现红外隐身的材料以及具体的隐身特性,讨论了红外兼容雷达、红外兼容可见光、红外兼容激光以及多波段兼容等材料的兼容隐身条件,并对其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最后,梳理了目前红外隐身材料以及各兼容材料所存在的不足及面临的困难,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