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English
新闻公告
More
化学进展 2016, No.7 上一期 后一期 返回主页

目录
2016年7月第28卷第7期目次
2016, 28 (7): 0-0 |
出版日期: 2016-07-15
摘要
综述与评论
新型烯桥二芳基乙烯光致变色体系
朱世琴, 李文龙, 朱为宏
2016, 28 (7): 975-992 | DOI: 10.7536/PC160210
出版日期: 2016-07-15
摘要
光致变色材料在一定的波长和强度的光作用下分子结构发生开闭环等变化,从而导致其对光的吸收峰(即颜色)的相应改变,且这种改变一般是可逆的。光致变色体系在光照前后的物理、化学性能(特别是吸收、荧光性质)会发生显著变化,可广泛应用于变色眼镜、光开关、逻辑门以及信息存储等领域。在众多光致变色体系中,有机二芳基乙烯体系具有高热稳定性,一直是应用研究的热门对象。由于全氟环戊烯作为烯桥具有突出的抗疲劳度、双稳态性能,目前大多数二芳基乙烯皆基于此烯桥而设计制备。鉴于二芳基乙烯的烯桥处于光反应中心,对光致变色性能调控尤为显著,而全氟环戊烯作为烯桥在结构上惰性而难以实现化学修饰,因而近年来涌现出许多新型的桥连,实现了更好的性能和更多的应用,本文介绍具有代表性的烯桥及其对应的二芳基乙烯化合物的研究现状,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及展望。
氟调醇的环境污染与毒理学研究
李忠民, 郭良宏
2016, 28 (7): 993-1005 | DOI: 10.7536/PC160330
出版日期: 2016-07-15
摘要
多氟和全氟烷基化合物(PFASs)由于其独特的稳定性、疏水性和疏油性被广泛用于生产和生活中。PFASs的生产方式有两种:电化学氟化法(ECF)和调聚反应。由于持久性、毒性和生物富集性,ECF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全氟辛烷磺酸(PFOS)及其盐和全氟辛基磺酰胺(POSF)于2009年被正式列入《斯德哥尔摩公约》的POPs名单,发达国家也开始逐渐停止用ECF方法生产PFASs。因此,调聚反应产生的PFASs前驱体氟调醇(FTOHs)的产量不断增加。研究表明,FTOHs经生物或非生物转化能够生成全氟烷基羧酸(PFCAs),可能是PFCAs污染的间接来源。此外,FTOHs的一些中间代谢产物能够与多种生物分子共价结合,引起严重的毒性效应,而代谢终产物又能引起肝毒性和肾毒性等。近年来,FTOHs的环境问题已成为环境科学、毒理学和流行病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FTOHs的生产状况、环境污染水平和相关代谢产物的毒性。最后讨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催化剂
付先彪, 喻桂朋
2016, 28 (7): 1006-1015 | DOI: 10.7536/PC160401
出版日期: 2016-07-15
摘要
共价有机框架材料(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COF)是功能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COF具有孔道结构高度有序、孔径可调、比表面积较大、合成方法多样和易于功能化修饰等优点,是一类新兴的多相催化剂。目前,COF催化剂主要设计思路是:基于“自下而上”策略将非金属催化活性中心嵌入材料骨架来构筑本征型COF催化剂,或者以COF为载体,通过后修饰方式负载金属颗粒或离子构建多相催化剂。鉴于COF以上优势,预计COF催化剂在多相催化和手性催化领域中的应用也将取得更大的进展。本文综述了COF催化剂的合成和功能化策略,并展望了COF在多相催化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制备双金属或多金属催化材料及其应用
邱健豪, 何明, 贾明民, 姚建峰
2016, 28 (7): 1016-1028 | DOI: 10.7536/PC160201
出版日期: 2016-07-15
摘要
金属有机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简称MOF)材料的研究在近几年相当热门,因其各种优异的性质,在催化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其本身作为催化剂的研究并不多且应用较为局限。但MOF材料规则的多孔结构及较大的比表面积为负载高分散金属纳米催化剂提供了天然的物理空间,能有效阻止金属纳米颗粒的团聚及浸出;使催化剂与反应物充分接触,有利于催化反应的进行,这也是近年来MOF材料作为催化剂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本文着重讨论通过不同的方法将金属纳米颗粒负载在MOF材料上制备双金属或多金属催化剂并在催化领域的应用。重点介绍一锅合成法、化学吸附还原负载法、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法、固相研磨法等制备方法,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其在氧化(醇、烷烃、烯烃和CO氧化)、加氢(羰基类化合物和烯烃类化合物加氢)、Knoevenagel缩合、光催化(光催化降解有机物和光解水产氢)等反应中的应用,讨论了这类新型功能催化剂材料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一步发展前景做出展望。
基于核酸修饰新策略的抗肿瘤铂配合物设计
郑小辉, 夏立新, 毛宗万
2016, 28 (7): 1029-1038 | DOI: 10.7536/PC160112
出版日期: 2016-07-15
摘要
肿瘤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以顺铂为首的铂类抗肿瘤药物一直是化疗首选药物。但是长期用药导致的一系列的毒副作用如肾毒性、耳毒性和耐药性等极大地限制了铂类配合物的发展与应用。本文针对目前铂类药物所处形势重点综述了新一代铂类药物的设计研发方法:(1)研发具有新颖结构的铂类药物,例如经过改造的反式铂类配合物、多核铂类配合物、Pt(Ⅳ)配合物等;(2)发展新的抗肿瘤靶点,例如以G-四螺旋DNA(G4-DNA)为靶点,为寻找更有效的铂类抗肿瘤药物提供新的思路。同时通过列举最新研究成果,分析药物的抗肿瘤机理及在克服顺铂耐药性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铂类药物的设计研发方法,让读者了解铂类抗肿瘤药物的发展历程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葫芦脲大环官能团功能化
董运红, 曹利平
2016, 28 (7): 1039-1053 | DOI: 10.7536/PC160320
出版日期: 2016-07-15
摘要
新型大环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一直以来都是超分子化学的研究热点。冠醚、环糊精、杯芳烃和葫芦脲等经典大环分子,以及柱芳烃等新兴大环分子的发展丰富了超分子化学的研究内容。其中,官能团功能化的大环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化学传感器、分子机器、仿生系统、超分子催化、刺激响应体系、功能材料以及药物传递等众多领域。葫芦脲大环具有一个刚性的疏水空腔,由于其独特而优秀的水相识别能力而备受关注。然而,相对于其他大环化合物,葫芦脲由于其官能团功能化难题而发展相当缓慢。近年来,葫芦脲大环官能团功能化的研究获得了巨大的突破,将葫芦脲大环的主客体识别性质从传统的超分子化学拓展到生物化学、材料化学以及药物化学等交叉研究领域。本文重点总结葫芦脲大环官能团功能化现阶段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合成方法进行简单明晰的总结与展望。
刺激响应聚合物在金纳米粒子催化体系中的应用
王昀, 冯岸超, 袁金颖
2016, 28 (7): 1054-1061 | DOI: 10.7536/PC160217
出版日期: 2016-07-15
摘要
刺激响应聚合物是近几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这类聚合物能够感受外界刺激而发生响应,产生物理或化学性质的变化。金纳米粒子由于量子效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质,因此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却常常面临易于团聚的问题,因此时常需要将其负载于载体之上。将刺激响应聚合物引入金纳米粒子催化体系之中,一方面可以发挥普通载体所能起到的分散作用,防止金纳米粒子团聚,另一方面也可实现可控催化,可以通过外界条件的改变来调控金纳米粒子的催化性能。本文综述了该体系近期的研究进展,从体系的构建方式、刺激响应类型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对该体系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巯基-环氧点击化学及其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
姚臻, 戴博恩, 于云飞, 曹堃
2016, 28 (7): 1062-1069 | DOI: 10.7536/PC160135
出版日期: 2016-07-15
摘要
巯基-环氧反应作为一类典型的“点击化学”具有反应速度快、选择性高且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近年来备受关注。本文首先阐述了巯基-环氧反应的碱催化机理,并评述了碱性催化剂、取代基团以及溶剂等因素对于巯基-环氧反应速率的影响。归纳认为,无机碱如氢氧化锂以及有机碱如四丁基氟化铵具有较高催化活性,并比较了无机碱和有机碱催化剂的优缺点;与供电子基团连接的巯基化合物以及与吸电子基团连接的环氧化合物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位阻效应也对其有影响;在无溶剂的本体条件下反应活性较高。同时,重点介绍了巯基-环氧反应在高分子材料领域中应用的最新进展,并将其分为在溶剂中合成结构可控的高分子(包括线型或复杂结构高分子的合成和高分子或表面的修饰改性)以及本体条件下制备性能优良且具有应用价值的高分子网络两大类进行讨论。最后,简要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ⅣB金属配合物催化烯烃聚合与共聚
袁世芳, 牛春霞, 魏学红, 孙文华
2016, 28 (7): 1070-1075 | DOI: 10.7536/PC160403
出版日期: 2016-07-15
摘要
在大品种聚烯烃材料中,高附加值聚烯烃通常由乙烯与α-烯烃共聚制备。ⅣB金属配合物能够为烯烃聚合和共聚提供许多催化剂模型;不仅如此,在烯烃聚合机理研究中还可以帮助理解反应中间体和活性物种。针对聚烯烃产业的实用催化剂体系,催化剂不仅满足高的催化活性,而且能够满足升温操作的稳定性。企业的利润需要高附加值聚烯烃,要求催化剂体系能够通过条件变化制得不同性能的聚烯烃材料,而且可以实现乙烯与α-烯烃的共聚。这些对配合物催化剂的需求,在ⅣB金属配合物催化剂中获得了良好地体现;能够在烯烃聚合中获得分子量从低到高的聚合物,也可以进行乙烯与(甚至含有官能团的)α-烯烃共聚制备功能聚烯烃。按照取代基团的分类,本文综述了近年来ⅣB金属配合物催化烯烃聚合与共聚研究的新进展,特别是重点讨论了具有良好热稳定性的配合物催化剂结构变化对于催化活性和聚合性能的影响。
细乳液聚合法制备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高党鸽, 梁志扬, 吕斌, 马建中
2016, 28 (7): 1076-1083 | DOI: 10.7536/PC160139
出版日期: 2016-07-15
摘要
无机纳米粒子的引入可以使聚合物材料获得抗菌、导电和防紫外等诸多特性,但无机纳米粒子在聚合物基质中易团聚、引入量少,难以充分发挥其优点。细乳液聚合法基于其独特的成核方式——液滴成核,能够提高无机纳米粒子在聚合物基中的分散性和引入量,且复合材料的形貌易于控制,是目前制备特殊形貌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介绍了有机/无机复合纳米材料的细乳液制备过程,综述了近年来不同无机纳米粒子与有机基质复合的研究进展,例如:纳米SiO2、纳米ZnO、金属纳米粒子、纳米氧化石墨烯等。最后就其发展现状提出了几点建议。
β-模拟肽的构象限制在药物设计中的应用
袁硕, 孙德群
2016, 28 (7): 1084-1098 | DOI: 10.7536/PC160107
出版日期: 2016-07-15
摘要
传统肽类药物在体内环境下易水解,具有不稳定性,以β-氨基酸为基本单位的β-肽相比传统的α-肽,药代动力学参数更加良好,因此蕴藏更大的药物开发价值。β-氨基酸构象限制后,可发展为β-模拟肽。构象限制的目的是使β-模拟肽链趋向于形成固定的二级结构,按特定方式折叠,最终具备理想的三维空间结构,嵌合于特定的酶和受体,从而提高目标肽的生物活性和代谢稳定性。本文主要综述β-模拟肽局部修饰和肽链整体环化的构象限制方法以及限制后生物活性或物理化学参数的变化,以此为β-肽类药物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提供指导,减少设计盲目性。
小分子IL-6/STAT3信号通路抑制剂
叶霁青, 岳晓虹, 孙丽萍
2016, 28 (7): 1099-1111 | DOI: 10.7536/PC151219
出版日期: 2016-07-15
摘要
IL-6是细胞内广泛存在的一种细胞因子,参与细胞内大量的生物应答。研究表明所有IL-6家族的细胞因子均能激活STAT3蛋白,同时,STAT3被认为是介导IL-6功能的主要因子。IL-6与其受体结合,激活JAKs,从而使STAT3磷酸化激活,活化的STAT3二聚化,向细胞核内转移并与其靶基因特定位点结合从而调节基因的转录活性。大量的证据表明细胞中异常活化的STAT3在肿瘤生成与恶性转化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显示STAT3蛋白也是抗肿瘤药物设计的有效靶点。到目前为止,多种药物设计方法,如基于结构的虚拟筛选、高通量筛选、基于片段的药物设计等被用于STAT3抑制剂的筛选以及设计;文献也已经报道了许多具有抗肿瘤活性的STAT3抑制剂。本文主要介绍了近年来小分子IL-6/STAT3信号通路抑制剂,尤其是作用于STAT3蛋白的小分子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反应机制
刘莹, 何宏平, 吴德礼, 张亚雷
2016, 28 (7): 1112-1120 | DOI: 10.7536/PC160118
出版日期: 2016-07-15
摘要
臭氧催化氧化作为高级氧化技术是目前水处理领域研究的热点,其中非均相臭氧催化氧化技术因其氧化能力强、降低臭氧投加量特别是能显著提高有机物矿化率等优点而备受关注。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领域不断研究新的催化剂,但是其反应过程及机制更加复杂。催化臭氧氧化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催化剂及其表面性质。污染物在催化剂表面形成络合物,或者臭氧在催化剂表面分解产生不同的含氧物种如表面氧原子、过氧化物和羟基自由基等。本文评述了非均相臭氧催化氧化反应中存在的多种机理,主要是自由基理论、氧空位理论、表面原子氧理论、表面络合物理论和臭氧直接氧化理论。催化剂表面的羟基基团是主要的催化活性中心,本文探讨了表面羟基基团催化反应机制,得出催化剂表面性质决定其表面活性位点的特性及含量,对诱导臭氧分解产生含氧活性物种起了关键作用;概述了催化剂改性后的结构形态、比表面积及其性能和作用机制;并讨论了非均相臭氧催化氧化反应催化剂未来的发展趋势,为催化臭氧氧化污水处理技术提供了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