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English
新闻公告
More
化学进展 2004, No.03 上一期 后一期 返回主页

本刊导览

综述与评论
胶体晶体自组装排列进展*
丁敬,高继宁,唐芳琼
2004, 16 (03): 321- |
出版日期: 2004-05-24
摘要
自组装排列胶体晶体是发展光子晶体等亚微米周期有序结构及新型光电子器件十分重要的环节.高电荷密度单分散胶体球在较弱的离子强度和稀浓度下会自发排列形成紧密堆积的周期性结构(ccp),常常是面心立方(fcc),科学家们以此为基础发展了多种结晶化胶体粒子的方法,包括重力场沉积、电泳沉积、胶体外延技术、垂直沉积、流通池、物理束缚排列及其他的许多方法.目前排列的胶体粒子基本为球形,材料也多为SiO2、PS、PMMA,此外一些复合粒子,主要为核壳粒子的排列这里也稍作介绍,这些方法及其变通的使用可以形成类蛋白石及反蛋白石结构,最终实现光子带隙及其它多种用途。
以胶体粒子为模板制备核壳纳米复合粒子*
官建国,邓惠勇,王维,任平
2004, 16 (03): 327- |
出版日期: 2004-05-24
摘要
核壳纳米复合粒子具有许多不同于单组分胶体粒子的独特的光、电、磁、催化等物理与化学性质,是构筑新型功能复合材料的重要组元,在光子带隙材料、微波吸收材料、电磁流变液、催化剂和生物等领域有重要应用.本文从控制核壳复合粒子的微观结构及壳层均匀性与厚度的角度,详细评述了目前以胶体粒子为模板制备粒径从纳米到微米尺度的核壳复合粒子的方法.指出利用胶体粒子模板表面与壳层物质或其前驱物间的特殊相互作用(包括静电和化学相互作用),是完善现有制备方法和发展新方法来制备具有设定组成、结构和性能的核壳复合粒子的关键,同时也是将来的粒子表面纳米工程和获取有序的、先进纳米复合材料的主要方向。
锂离子电池中固体电解质界面膜(SEI)研究进展
倪江锋,周恒辉,陈继涛,苏光耀
2004, 16 (03): 335- |
出版日期: 2004-05-24
摘要
本文综述了锂离子电池中固体电解质界面膜(SEI膜)的研究进展.在总结SEI膜的形成机理及模型的基础上,讨论了对SEI膜可能的影响因素及其改性方法,以及各种表征技术、特别是原位分析技术在SEI膜研究中的实际应用.指出在今后的研究中,正极表面与电解液间的界面膜,以及引入水溶性粘合剂体系后正负极表面与电解液间的相互作用将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双子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和应用
张青山,郭炳南,张辉淼
2004, 16 (03): 343- |
出版日期: 2004-05-24
摘要
双子表面活性剂是一类新型的表面活性剂,它是由联结基团通过化学键将两个或多个单体表面活性剂连接在一起,由此产生优异的表面活性等一系列的性质,从而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就它的合成进展及在生物技术、抗病毒、环境保护、新材料制备等方面的应用作一介绍。
Gemini表面活性剂合成进展*
姚志钢,李干佐,董凤兰,胡艾希
2004, 16 (03): 349- |
出版日期: 2004-05-24
摘要
系统总结了近百种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路线和方法,并且按照其结构特点分门别类地进行比较和归纳,对今后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看法,这对促进此类新颖表面活性剂的工业化进程将具有指导意义。
氨基酸与蛋白质体系热容研究*
卢雁,徐全清,李向荣
2004, 16 (03): 365- |
出版日期: 2004-05-24
摘要
氨基酸与蛋白质都是生命现象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研究对象.利用热力学方法,特别是从热容的角度出发对其研究,对深入了解蛋白质的折叠与伸展、变性机理、稳定性及生命体的新陈代谢等问题均具有一定的意义.近年来,研究者们对蛋白质或氨基酸体系的热容研究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对此进行了概述。
聚合物纳米容器的研究进展*
陈向荣,丁小斌,郑朝晖,彭宇行
2004, 16 (03): 370- |
出版日期: 2004-05-24
摘要
聚合物纳米容器由于具有许多潜在的用途和优势,近年来为许多研究小组关注.本文简要概述了高稳定性聚合物纳米容器的制备技术和智能型聚合物纳米容器的释放途径及机理。
有机污染物分子的STM研究
魏国秀,万立骏,白春礼
2004, 16 (03): 376- |
出版日期: 2004-05-24
摘要
本文结合本研究室的部分工作,简要介绍了近年来运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对吸附在金属及非金属表面的有机污染物分子的结构、界面行为及反应动力学过程研究中所取得的代表性结果,展示了该技术在污染物降解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及发展前景。
过渡金属碳化物的研究进展
朱全力,杨建,季生福,王嘉欣,汪汉卿
2004, 16 (03): 382- |
出版日期: 2004-05-24
摘要
过渡金属碳化物作为一种催化新材料显示了其独特的性能,在石油馏份的HDS、HDN、加氢和脱氢反应、烃的异构化和芳构化、甲烷转化、F-T合成和电催化等反应中都表现出了优良的催化性能.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钼、钨碳化物的制备方法以及在上述反应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微反应器中的不对称光化学反应*
马磊,陈彬,吴骊珠,彭明丽,张丽萍,佟振合
2004, 16 (03): 386- |
出版日期: 2004-05-24
摘要
化学反应的手性诱导一直备受化学家的关注,虽然不对称热化学合成和手性技术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不对称光化学反应的研究远远没有取得相应的成功.激发态寿命短、活化能低是导致其对映选择性低的主要原因.最新的研究表明,采用含手性空间或经手性修饰的微环境可以使光化学反应的立体选择性大大提高.本文针对这一热点问题,综述在微反应器中进行不对称光化学反应的研究进展.
核酸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的新技术与新方法*
吕鉴泉,庞代文
2004, 16 (03): 393- |
出版日期: 2004-05-24
摘要
蛋白质和核酸是组成生命的主要生物大分子,两者的相互作用构成了诸如生长、繁殖、运动、遗传和代谢等生命现象的基础.因此,研究它们间的相互作用是人们解开生命奥秘的关键所在,在学术及应用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探讨蛋白质和核酸相互作用涉及到众多学科的技术与方法,是多学科的前沿交叉领域.总体上该方面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深入研究有待于研究手段的进步与创新.本文从研究手段与分析方法上对近年来该领域所采用的技术及其最新进展进行了评述.
燃料电池技术在电催化反应领域的应用
宋海华,邬慧雄,马海洪
2004, 16 (03): 400- |
出版日期: 2004-05-24
摘要
燃料电池反应器是一种既能生产有价值化学品,又能同时发电的新型单元操作装置.由于其安全、反应易受控制、无污染,且能源资源利用率高的特点,日益受到各国工业部门的重视.本文评述了几类燃料电池反应器如酸性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用途、工作原理及其实现工业化所面临的几个主要问题。
CO2选择性氧化乙苯制苯乙烯
蔡卫权,李会泉,张懿
2004, 16 (03): 406- |
出版日期: 2004-05-24
摘要
本文评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利用温室气体CO2选择性氧化乙苯制苯乙烯的研究进展.和乙苯直接脱氢法相比,新工艺不仅能降低反应温度,大幅度降低能耗,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催化剂的失活.氧化铝负载的Fe系催化剂和活性炭负载的La等过渡金属改性的V系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CO2对乙苯脱氢的显著促进作用要归因于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氧化还原机制以及乙苯脱氢和逆水煤气变换反应耦合的协同作用.尽管新工艺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在将来的研究工作中还要强化催化剂失活机理的研究,开发新型高效催化剂并对新工艺的成本进行详细的评估。
甲醇水蒸汽催化重整过程的研究进展
彭必先,甘昌胜,闫天堂
2004, 16 (03): 414- |
出版日期: 2004-05-24
摘要
甲醇水蒸汽重整是车载燃料电池较为理想的氢源,其中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又是重整反应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综述了应用于甲醇水蒸汽重整反应的常用催化剂,如含Cu、Ni、Cr、Pd等,包括这些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反应条件、产物分析等,并对部分催化剂的催化机理和动力学分析进行了概述.另外,还简要地介绍了应用于氧化水蒸汽重整反应的催化剂。
特异性识别DNA的吡咯-咪唑多聚酰胺的研究进展*
卢丽萍,朱苗力,杨频
2004, 16 (03): 422- |
出版日期: 2004-05-24
摘要
吡咯-咪唑多聚酰胺为一类人工合成的主要由五元杂环化合物N-甲基吡咯(Py)、N-甲基咪唑(Im)和N-甲基3-羟基吡咯(Hp)芳香氨基酸组成的,经酰胺键连接的人工小分子配体.它们具有与天然DNA结合蛋白相媲美的DNA特异性识别和结合能力.近20年来,对此类化合物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确定了简单的氨基酸对识别碱基对的规则,研究了多种方式连接的吡咯-咪唑多聚酰胺与DNA小沟结合模式,合成了多种双功能吡咯-咪唑多聚酰胺,且吡咯-咪唑多聚酰胺能穿过细胞膜,具有在体内外调节基因表达的作用。
大分子自组装特性计算机模拟的研究*
李?,韩永才,张金利
2004, 16 (03): 431- |
出版日期: 2004-05-24
摘要
包括表面活性剂在内的大分子在溶液中可以形成聚集体的特性,使其在工业和生活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研究其自组装特性对生命体内两亲大分子的聚集行为以及生物矿化和仿生合成的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别从分子热力学和分子动力学的角度,对以表面活性剂为主的大分子自组装特性计算机模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并展望了对大分子溶液体系理论模拟研究的发展前景。
铀促排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吴福丽,王建营,延玺,胡文祥,程天民
2004, 16 (03): 438- |
出版日期: 2004-05-24
摘要
本文简要介绍了铀中毒的毒理机制和铀促排化合物的解毒机制,综述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用于铀促排的化合物,并对其中主要的几大类,如邻苯二酚类、羟基吡啶酮类、膦酸类等进行了分析,展望了铀促排化合物的发展前景.
溶胶-凝胶生物包囊化物的制备与特性*
许松伟,姜忠义,吴洪,黄淑芳
2004, 16 (03): 443- |
出版日期: 2004-05-24
摘要
溶胶-凝胶法以其高效、简便、通用性强等特点而越来越广泛地用于生物分子如蛋白质、酶、DNA、RNA、抗体以及细胞等的固定化,所得生物活性材料在生物催化、生物传感、生物医学诊断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介绍溶胶-凝胶法包埋生物分子的基本过程,包埋后生物分子在凝胶基质中的构象变化和运动状态,被分析物或底物与生物分子活性位点的接触情况以及生物分子的活性和稳定性等.最后,对溶胶-凝胶生物包囊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单分析。
高分子吸声材料*
周洪,黄光速,陈喜荣,何显儒
2004, 16 (03): 450- |
出版日期: 2004-05-24
摘要
新型吸声材料要求宽频、强吸收且综合性能良好.高分子材料具有粘弹内阻尼的特性,品种繁多,易于进行分子设计、材料设计和成型加工,是满足该技术要求的首选材料.本文结合近年来高分子吸声材料的应用及研究,从吸声机理和结构设计的角度,讨论了高分子材料的声学特性与研究进展,并展望了高分子吸声材料的前景。
非经典铂类抗肿瘤药物研究
王联红,刘芸,尤启冬,苟少华
2004, 16 (03): 456- |
出版日期: 2004-05-24
摘要
本文综述了非经典铂类抗肿瘤药物的发展概况,介绍了具有口服活性的铂(Ⅳ)配合物,具有空间位阻的铂(Ⅱ)配合物,反式铂(Ⅱ、Ⅳ)配合物,多核铂(Ⅱ)配合物和含有铂-硫键的铂(Ⅱ)配合物,并总结了这几类新型铂配合物的抗肿瘤机理,克服顺铂的耐药性机理及其临床进展。
有机电致发光红色发光材料研究进展*
马昌期,王雪松,张宝文,曹怡
2004, 16 (03): 463- |
出版日期: 2004-05-24
摘要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有机金属配合物、分子内电荷转移化合物、稠环芳香类化合物以及齐聚物等几类有机电致发光红色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它们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并对有机电致发光红色发光材料未来的研究方向作了展望.